<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月12日下午我们顺利从欧盟国罗马尼亚出关,进入塞尔维亚共和国,这是我们巴尔干十国之旅的最后一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塞尔维亚与中国保持着友好且紧密的关系,是和中国关系最铁的欧洲国家,政治互信上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关系稳固;在经济合作上是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首个自由贸易伙伴,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塞尔维亚对中国公民自2016年11月5日起正式免签,这也是第一个对我国无条件免签的欧洲国家。当地人对中国好感十足,他们觉得中国人是来自遥远东方的朋友,华人在这里会受到热情的款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罗马尼亚海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塞尔维亚共和国国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塞尔维亚海关</span></p> 贝尔格莱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被誉为“巴尔干地区的心脏”。这座城市的历史比塞尔维亚这个国家还要悠久:1921年成为前南斯拉夫首都。历史上贝尔格莱德历经过151次战争,遭受40次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成废墟。1944年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我们在游览中,可看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连续78天的轰炸,给城市留下的创伤和遗迹随处可见。同时也可看得出这座顽强的城市已经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正稳步向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贝尔格莱德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场所。我们在老城区米哈伊诺大公街附近的酒店住了两晚,游览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圣萨瓦教堂、卡莱梅格丹古城堡;铁托纪念园、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等著名景点;在导游的带领下,边走边拍:旧王宫、总统府、国防部、国民议会大厦;晚上酒店周边很热闹,逛逛步行街、酒吧风情街,感受当地的文化和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巴驶入贝尔格莱德市区的路上,远远就看到塞尔维亚“西大门”—Genex塔, 建造于1977年至1980年间,这座高度115米,35层楼高的建筑,不仅是贝尔格莱德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前南斯拉夫时代建筑风格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载图片)202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当时从电视上我们可看到这座西大门摩天大楼悬挂着巨幅五星红旗,并写有“热烈欢迎尊敬的中国朋友!” 标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滨水区新地标—贝尔格莱德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国广场,贝尔格莱德的主要城市广场之一。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米哈伊洛大公雕像,贝尔格莱德国家剧院,都位于广场周边地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旧王宫,曾是塞尔维亚王国的王室居所,现是贝尔格莱德市议会的办公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塞尔维亚国会大厦位于是贝尔格莱德的地标之一,它建于20世纪初,采用了新巴洛克建筑风格,也是著名的观光景点。在1938年至2006年期间,这里曾是南斯拉夫国会以及塞尔维亚和黑山国会的办公地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科索沃战争期间(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被轰炸的地点包括各个部委大楼、RTS大楼、医院、尤戈斯拉维亚酒店、中央委员会大楼、阿瓦拉塔和中国大使馆。大约有2000名平民因北约轰炸而丧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北约空袭遗迹前,这几栋被炸的大楼,原是南联盟的国防部大楼,内政部大楼和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触目惊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被炸毁的原国防部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如今新的国防部大楼</span></p> 铁托纪念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托是南斯拉夫的领导人,纪念园不仅是他的安息之地,也是了解南斯拉夫历史的重要场所。铁托纪念园由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花房(铁托墓)、5.25纪念馆等三部分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托这位前南斯拉夫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做出贡献。战后又积极发起“不结盟运动”,呕心沥血致力于推动这一运动。20世纪在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上赢得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尊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张历史博物馆的门票,仔细看了下,它与历史博物馆门楣上的壁画一样。画中的意喻代表了六个加盟国,拿起武器共同战胜德国法西斯侵略、保卫国家和平;放下武器南联盟统一,赢得国家独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纪念园,首先看到园林草地上铁托身穿戎装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喷泉水池后面的平台上有一组石头围成一圈的雕塑,六个圆形石雕被连接在一起,寓意是代表了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国: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紧密地团结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小视频)历史博物馆</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内陈列收藏世界各国领导人及南斯拉夫社会各界人士送给铁托的珍贵礼物。在这里仿佛还能找到前南斯拉夫曾经辉煌的片刻回忆,追忆那曾经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5年毛主席送的象牙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火炬接力棒</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花房—铁托墓</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并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而是遵照铁托生前愿望,将他经常光顾的花房改建成铁托的长眠之地。因为铁托的生日是5月25日,有些当地人习惯把铁托墓叫做“5月25日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托墓庄严简单而朴素,一座大约长10米,宽5米,高1米的白色大理石,墓碑上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评价,只雕刻着“约瑟普.布洛兹.铁托1892~1980”几个金色大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托墓旁是他的妻子伊万卡.布罗兹的墓穴,二战时,她也是南斯拉夫的一位游击队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托1980年5月4日病逝时,世界范围出席葬礼的有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 其中有100多个共产党、工人党派代表团,31位总统、4位国王、6位王子、22位总理(或首相)、11位国会议长,说明他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有多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包括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副总统蒙代尔、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等,如此盛大的葬礼场面让南斯拉夫人十分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方人士当时调侃说,逝世的铁托再次发挥了桥梁作用,“把东西方两大敌对集团的领导人都紧密团结起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照片上是参加葬礼的各国领袖,他的离世得到了史上数量最多的国家代表团的悼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照片上看到我国华国锋主席和姬鹏飞外交部长前来参加悼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地民众悼念他的照片,这些珍贵的照片记录了那令人难忘的一刻。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托生前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花房内部铁托墓碑有一侧是铁托生前办公室,展示着关于铁托生平的照片;另一侧是陈列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列室收藏的全部是火炬,各种造型这是前南斯拉夫各民族的青年为了表达对铁托的爱戴,每年都会在铁托生日这一天,用奥林匹克接力的方式传递火炬接力棒,把决心书装在火炬接力棒内传到贝尔格莱德,然后作为礼物送给铁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的火炬传递节目,成了那个时代的传统, 一直延续到铁托1980年去逝六年之后的198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静静地拜谒铁托之墓,想着他叱诧风云的一生,怀念这位二战时期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曾是不结盟运动的核心,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团友们心怀敬意,纷纷留言签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小视频)拜谒铁托墓</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铁托去世距今已经有40多年了,塞尔维亚的人民很尊重铁托,由于铁托的领导,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黄金的时代,国家有地位,人民有尊严,至今人们都会去铁托墓上献上自己的鲜花,以表示对铁托的怀念。</span></p> 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往中国驻塞尔维亚 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悼念和缅怀邵云环等三位烈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1999年5月7日夜间,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在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轰炸中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JDAM),击中了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前,矗立着两座烈士纪念碑:一座由中方所立,另一座由塞方所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来此凭吊,缅怀罹难的三位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人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石碑上的这句话,深切地表达了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的钢铁友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前大使馆遗址已经拆除,在纪念碑之后建起了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成为巴尔干地区第一座中国文化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名中国人来到贝尔格莱德,参观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遗址和铁托纪念园,是我们的心愿。两处地点都承载着中塞两国共同的历史记忆,参观它们不仅能让你更了解塞尔维亚,也能感受到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span></p> 卡莱梅格丹城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莱梅格丹城堡是贝尔格莱德标志性建筑,这里浓缩了贝尔格莱德漫长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世纪凯尔特人时期的卡莱梅格丹城堡,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古城堡之一,它居高临下,扼多瑙河与萨瓦河两河汇合咽喉处,1000多年来都是贝尔格莱德重要的军事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卡莱梅格丹城堡,已经变成贝尔格莱德市民悠闲玩耍的“城市公园”,也是旅行者们必须的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也是一个免费的公园,是贝尔格莱德当地人和游客们最喜欢的散步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莱梅格丹的意思是“战地城堡”,城堡由白色的石块砌垒,致使贝尔格莱德“白色之城”的名称也由此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莱梅格丹古城堡正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莱梅格丹城堡历史上曾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仍可见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莱梅格丹古城堡内的钟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堡城墙边上陈列着许多年代的不同的大炮和坦克,以纪念那段血与火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8年为纪念一战胜利十周年,塞尔维亚人在城堡的至高点竖立了这个石像石柱,取名“胜利者”纪念碑雕像。胜利石柱雕像已经成为了卡莱梅格丹城堡的标志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城堡至高点平台处还有一座铜制城堡模型,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到城堡当年的全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城堡高处可以欣赏萨瓦河和多瑙河交汇处的壮观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满目疮痍的古城墙,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沉淀。</span></p> 圣萨瓦大教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萨瓦大教堂,是贝尔格莱德的标志性建筑,这座教堂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东正教教堂,采用的是拜占庭式设计。始建于1935年,出于种种原因,整个外部建造工程2003年12月才告结束,而内部装修至今仍在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教的创始人,他放弃王位于1192年创办了塞尔维亚东正教,1219年他被君士坦丁牧首册封为塞尔维亚总主教。塞族人为纪念自己的民族英雄萨瓦,便开始在贝尔格莱德修建圣萨瓦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萨瓦大教堂外观给人的感觉是气势宏伟, 远远就能看到绿色的半圆形穹顶,还有顶部的镀金十字架。 4000吨重的青铜穹顶连同12米高的十字架,全部在地面上完成,整体吊上去覆盖安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圣萨瓦大教堂,金碧辉煌的大厅,墙壁上用马赛克镶嵌的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精美壁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大厅顺着楼梯走到地下一层更是令人惊叹不已,目不暇接,从地面到屋顶都是金黄色的大理石,精致无比的大吊灯如同“皇冠”一样,衬托着天花板上的彩绘金光闪闪,让人感受到了熠熠生辉的“圣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皇家酒店我们住了两晚,酒店位于热闹的米哈伊洛大公街附近;还有一条酒吧风情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逛逛酒吧风情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晚间漫步于米哈伊洛大公街,就好似我们的南京路和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两旁有许多十九世纪末的建筑,聚集着许多商务和金融机构、名牌商店,是市内最负盛名的商业街,人气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米哈伊洛大公街还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条街,1870年,为了纪念塞尔维亚近代历史上最具声望的君主~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而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条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月14日早餐后,我们与贝尔格莱德这座城市说再见!</span></p> 诺维萨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塞尔维亚首都,前往匈牙利返程的途中,经过诺维萨德—这是塞尔维亚仅次于贝尔格莱德的第二大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诺维萨德,被称为“塞尔维亚的雅典”,美丽的多瑙河穿城而过,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而闻名。我们因时间短,主要游览了彼德罗瓦拉丁要塞和老城区的自由广场,诺维萨德主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拉丁城堡要塞】</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诺维萨德的地标性建筑就是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它位于河面上方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处于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自然形成镇扼前南斯拉夫北大门的峡谷屏障天险,也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要塞有厚重的城墙,坚固的营寨,高耸的碉楼,密布的暗堡,盘曲迂回的廊道等抵御外侵设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要塞这个钟塔有100年历史,它和城堡要塞共同成为诺维萨德市的地标。钟塔的最大看点是时针和分针调换使用,长针指“时”,短针指“分”。这一设计主要是为多瑙河上的船家考虑,他们能在较远的位置看到钟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空一直飘着淅淅沥沥小雨,我们在阴雨绵绵中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诺维萨德掠影】</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利用在市区午餐前的时间,我们浏览了老城区中心的自由广场,诺威萨德主教堂和市政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诺维萨德的教堂—塞尔维亚最高的天主教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诺维萨德市政厅,至今仍延续了市政厅功能,部分政府机构仍在楼内办公。竖立的铜像是在19世纪曾两度担任诺维萨德市长的斯韦托撒·米利奇,1871年成为塞族地区的总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诺维萨德国家大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于:塞尔维亚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912–9.14</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15日乘南航GZ650国际航班返回广州,飞行时间约10小时55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巴尔干十国之旅线路图: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结束语】 </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8月28日至9月16日, 我们20天的巴尔干十国之旅早已圆满收官。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每一个国家都有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多彩的自然地貌,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旅程回来之后,我借助美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整理了十篇游记+开篇,将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细细描绘;每一幅照片都定格了我们旅途中的欢笑与感动。今天,随着最后一篇的收笔,我心中满是完成这场记录的欣慰与满足 。感谢这次旅行给予我们的每一次震撼与感动;感谢我们团队的每一位伙伴;感谢团友们对“美篇”的鼓励和喜欢。我们珍视巴尔干的美好时光,愿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同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2月15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