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与陪伴

老李

<p class="ql-block">上篇《住院前的较量》,2024年11月29号回家(韶关)之后,12月4号凌晨三点,突发右肩痛,痛的发抖,以致面色苍白、说话无力且声音颤抖,似乎走到生命尽头!我不由自主拿出手机,欲拨打120求助。打电话前,还是问了一下个性强烈的她。颤声果敢回答,坚决不打120!等到天亮,再打车去医院!我六神无主,五味杂陈。领导心意已决,我乃十分无奈。逼上梁山,使出浑身解数,熬急救止痛单方药水,敷贴女儿给我们备用的泰国蜈蚣止痛膏,并点按阿氏穴与临经大穴,三凑六合,齐心合力,全面止痛!由于方向正确,立竿见影,疼痛得到缓解。按既定方针,天亮自行更衣,打车韶关市中医院,住院治疗36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医院的日子:陪伴与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多月的经历,心里头一直憋着事儿,不写出来总觉得不舒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家老伴今年73岁了,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可这一回,去年11月上旬玆因焦虑厌食、少眠而发疾病,继而带病北上旅游。终于住进医院。住院这一个多月,我在医院陪着她,心里五味俱全,有担心、有焦虑,但也有感动和庆幸。</p> <p class="ql-block">一、选择中医院</p><p class="ql-block">我这人,自认当个五年赤脚医生,对中医是挺信服的。觉得中医看病,如果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又能灵活运用,治疗一般疾病,不是什么难事。于是,我们就去了韶关市中医院。</p> <p class="ql-block">二、在医院的日子</p><p class="ql-block">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我在医院陪着老伴,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医院转。早上天刚亮,我就起床,给老伴准备早饭。医院的走廊里,总是人来人往,病人们有的在输液,有的在排队检查,有的在微波炉前加热食物,医护人员来往穿梭,忙得脚不沾地。</p><p class="ql-block">住院当天,普天盖地的检查,炎症,消炎点滴。肝有肿块。女儿广州赶回,她心里急得不行。CT怀疑肿瘤,明天核磁共振确诊。医生们查房的时候,总是耐心地询问老伴的病情,仔细地检查。得病以来,无腹痛、发烧,全程厌食、无力,睡眠质量不好。然后安慰我们说:“别着急,慢慢来。”护士们也很细心,打针、输液,动作轻、快、准,还总是微笑着给我们打气。</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核磁共振确诊,巨大肝脓肿!心头石头落地!悲喜交加!纠结翻番!医生特意留下来给我们解释病情,肝脓肿,本质只是炎症,不像肿瘤,无伤大雅。做穿刺手术抽出原有的浓液及导管引流。再用抗菌素静脉输液阻止蔓延并消除病灶。同时也辅有传统疗法穴位外用药物帮助清热解毒与全身整体调理。如帮助增进胃纳,消除烦躁,改善睡眠。条件许可,打打白蛋白,增强免疫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安慰我们别太担心。护士病房注射,都是一针见血。老伴特殊原因,只能一手用针,却要月余静滴,三十六天注射,手背依然光滑(无需选用肘腕)。无论接诊医生,还是主治大夫,每天都有询问。医生看病处方用药,还能科普病之缘由及其心理应对措施,真是难能可贵。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感激。</p> <p class="ql-block">三、选择中医的纠结与庆幸</p><p class="ql-block">说实话,选择中医的时候,我心里也有过纠结。毕竟,西医的治疗方式更直接,见效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中医也有它的好处,它更注重调理身体的整体状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次住院,我算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中医的神奇。</p><p class="ql-block">老伴的病情在慢慢好转,虽然速度不快,但每一点进步都能看得见。医生们根据老伴的病情,不断调整药方,每次看到老伴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我心里就特别欣慰。现在想想,当初选择中医,真是选对了。</p> <p class="ql-block">四、陪伴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这一个多月,我在医院陪着老伴,虽然累,但心里踏实。老伴也总是安慰我说:“没事,有你在,我就不怕。”每次听到这话,我心里就暖暖的。我们一起面对病痛,一起加油打气,这种陪伴的力量,真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会在医院的走廊里走走,看看其他病人和家属。大家都很不容易,但都在努力坚持。这种坚持,让我觉得,不管多难,只要我们在,就一定能挺过去。</p> <p class="ql-block">五、写下来,给自己一个交代</p><p class="ql-block">其实,我早就想把这些事儿写下来,但一直没动笔。有时候,心里头的想法太多,反而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这次,我决定还是要写下来,哪怕写得不好,也给自己一个交代。</p><p class="ql-block">我想记录下老伴的这段经历,记录下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也记录下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的点点滴滴。这些经历,以后回想起来,都是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说,无论生活给我们带来什么,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希望老伴出院后,能快点好起来。我们一起回家,过上平静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感谢各位亲友的探问和安慰</p><p class="ql-block">女儿第一时间从广州赶到医院,与医生沟通手术事宜。接着,儿子也从遥远的工地赶回病房,了解病情概况与大约住院时间,思想安慰,行程安排。继而女婿、媳妇,孙辈都一一前来探望。</p><p class="ql-block">同时,韶关亲友一个不漏,分期、分批,带着慰问礼品、礼金来探望。特别是,小舅子们,勤于看望,一日三次,连续数周。医生护士,同室病友,都能知晓他们的年龄、职业。</p><p class="ql-block">虽是病房,人气可旺。精神支柱,巨大力量。及时出院,按部就班。生一场病,有人来探,则不寂寞,活的像样。活有底气,永久期盼。尊严老去,生活无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