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 字:杨清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 影:杨清良 杨雪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 辑:王秀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逢元宵佳节,上午看了优秀主持人姚俊黎编辑60秒关于《主持金州区百花会》的视频,激起了我心中的波澜,不禁勾起了对百花会往事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大连市金州区文化馆的业务,除了日常创作辅导组织工作外,全区百花会是一年群众文化活动的重头戏。自1983年举办以来,它像一个窗口,又像一个平台,更像金州群众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在辽南一带极具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为确保金州每年一度的百花会圆满成功,政府等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和人力等。文化馆干部的业务能力,也在这项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州百花会的成功,关键在于一年一个新创意,一年一个新高度,不断变化,花样翻新,不落俗套。记得2009年那一年的主题是“春色满园”,整个金州百花会以大版块大色调的创意构想组成,形成了龙舞系列、锣鼓系列、秧歌系列和舞台系列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引起轰动。</p><p class="ql-block"> 2月9日,第26届金州百花会准时开幕,整个演出现场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您瞧,那几十条色彩斑斓的巨龙腾空而起,翻江倒海,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令人耳目一新,心灵为之一动;那震天撼地的威风锣鼓,声震云霄,田野里的汉子们在威风锣鼓中有节奏的敲击,时而双双扭打,时而呐喊如雷,时而低谷缓击,这些威武不屈的汉子们把威风锣鼓演绎得酣畅淋漓,痛快至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秧歌表演令人应接不暇,上至80多岁的老奶奶,下至十余岁的小娃娃,他们放飞自我,尽情舞蹈,既展现了大连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特色和民俗风情,又用不断的创新,丰富和发展新的民间舞蹈样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span>整个表演现场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高潮迭起。</p><p class="ql-block"> 在体育场中心的大舞台上,人们欢歌劲舞,闪展腾挪,那艳丽的服饰,动人的表情,美妙的歌喉,惊艳了全场,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无不展示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是的,每一次亮相都身手不凡,是心与心的碰撞;每一次呐喊都是爱的呼唤,是爱与爱的链接;每一种忘我的表演,脸上都写满了欢乐。每一个演员都完全沉浸在角色里,狂欢起舞而乐此不疲,每一位观众都在尽情享受着这盛世的美好与欢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金州百花会取得巨大成功,功劳归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但是应该说作为导演,作用不容小觑,换句话说一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或一台大型文艺晚会的成功,导演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柯导应当说是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至今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此次百花会推陈出新,花样繁多,规模大、声势大、气势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可超越,让人们去仰慕并叹为观止吧!”听听,他在龙年百花会总结会上的这番话,说得是多么霸道,多么豪横,盛气凌人!当时私下里我还觉得这话说的有点过,但是如今想来,这话说的是有一定分量和道理的。2009年金州百花会,已过去十六年,每到元宵佳节,人们还是会时常想起,还是会夸赞不已。柯导的名字也不时被人们提起。只可惜天妒英才,斯人已去,心中不免唏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州百花会连续举办多年,为百姓送去了节日欢乐,也为文化馆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李本生老师发明的金州龙舞在百花会上大放异彩,还在布鲁塞尔博览会上喜获金奖。我奉命撰写大型活动串联词,还和姚俊黎、伞佳卉等,连续担任多届主持人。还就金州百花会撰写论文,荣获文化部论文征集一等奖。还以百花会为主题,在馆干部邵勋功、郝传松二位先生的策划下,出版了《民俗流韵》摄影画册。</p><p class="ql-block"> 那一时段,文化局的干部和领导也和我们一起起早贪晚,废寝忘食,同甘共苦,尤其是孟雪琴局长,她用爱,发掘每一个业务干部的文化底蕴,激活他们每一根灵动的神经;她用心,温暖每一个业务干部的家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她用情,搭起文化馆与各街道文化站的桥梁,并建立起基层表演队伍,增强了彼此的信任。 她以她独有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凝聚了队伍,我们也以出色的表现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岁月是美好的,回忆是愉悦的,愿每一位朋友与快乐相伴,与幸福同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编后话:</b></p><p class="ql-block"> 清良老师,读后,很感动,那个年代的文化馆人,对事业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生充满追求。您的视频和文字也激发了我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您多才多艺,激情澎湃,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雪琴局长的模样也从我的脑海里跳脱出来,她对事业的热情和对下属的关爱支持,让她在大连众多杰出女性领导中熠熠生辉。应该说,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是对那一代人最好的概括和评价。正是有了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使群文事业朝气蓬勃,活色生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编者:王秀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