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往事重现:我所协破的一起绑架埋尸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窒息的空气好像在颤抖,仿佛要燃烧。时间定格在1995年10月8日下午的两点多钟,位于鞍山市台安县城郊路旁一养殖场的草丛中,挖了一人多深足有十多平方米的埋尸现场,仍是一无所获,啥也没有。远道而来的北京警方侦查员和法医以及被害人的家属,他们用期待的目光在看着我;跟踪采访的省北方电视台记者肩上的摄像机停止了转动,也感到有些失望和困惑;挥锹动镐的农民工也是收起工具,退到了一旁。瞬间,尴尬、焦躁、脸红、头发胀一齐向我袭来,让我茫然不知所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若不是亲历者无法体会到当时内心的苦楚和煎熬。作为鞍山市铁西公安分局指令派出所协助外地警方必须查实的一起老人失踪案,我是直接参与的指挥员,今天可要掉链子了?此时此刻,我真是火冒三丈,无言以对,无地自容,一直悬着的心好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现场就是战场,来不及多想了,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停在公路旁的警车上,命令我所民警把案犯给我押过去,重新指认埋尸位置。当时我的情绪有些失控,指着案犯的鼻子大声吼道:“你小子给我听着,你要玩我,我和你玩命,如果今天挖不着人,我不走了,你也别想活着回去,就地我就把你埋在坑里”。案犯看到我焦急万分的样子和横眉冷对的眼神,脸白了,腿软了,戴着警械器具,左瞅瞅右看看,在坑周围转了转说:“所长,我哪敢玩你呀,我已经把事交代了,命都难保了,既然我告诉你人埋在这里了,我敢肯定就是这个地方,没错,你再往四边挖一挖,没有挖到人怎么都行。”紧接着,我从农民工手里拿来一把锹,跳进坑里,慢慢地往外扩大,须臾,只见一股腥臭的黄水流了出来,软绵绵的尸体和衣物也和锹碰到一起,寻味的苍蝇嗡嗡地也在周围飞来飞去。顷刻间,水落石出,烟消云散,现场纷纷传出了一片赞许声,所有人员也是奔走相告,至此,埋在地下300天的被害人终见天日。被害人家属见到尸体遗留的手表和衣服兜里退休人员证件,确认就是失踪的老父亲,更是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地哭喊着:“爸爸,爸爸,跟我回家……”。此情此景,揪心怜悯,撕心裂肺,同情的泪水伴随着付出的苦水交织在一起,遮住了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视线,难以表达,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案情回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这起绑架埋尸案发生在一年前的11月4日,家住北京海淀区一小区的曾某田,系北京大学行政部门退休人员,虽年近七旬,但身体状态很好,健壮硬朗,头脑灵活,仍不肯赋闲在家,刚退休的头二年,时常做点儿鸡蛋买卖生意,并与鞍山市铁西区南陶官辖区内的居民董某生相识,彼此之间互有生意往来,关系相处也很融洽。但是,做买卖这玩艺谁也保证不了稳挣不赔。一来二去,时间长了,曾某田欠下董某生一万元的债务,虽经几次登门交涉催要,均未有偿还迹象。就在出事那天的傍晚,曾姓老人正在吃饭的时候,董某生带着家侄董某安来到家中相约,谎称跟着出去一趟有笔买卖要做,雇的车已经停在外面了,老曾放下碗筷,没有多想,穿上衣服跟他俩上了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曾一上车,他发现乘坐的是一辆132型厢货车,座位拥挤,车上的人都紧绷着脸,眼光冷嗖嗖的,都不说话了。还没有开出北京市区的时候,他要下车,车停下了,不容分说,便被二董连拉带拽推进了保温车厢里,他一打量,车厢里放着手电筒、蜡烛,以及粗粗的木头棒子。老曾立刻紧张起来,壮着胆子问:“你们俩个这是要干什么呀?”“干什么,拿钱来。”“拿钱可以,但这么干不行。”双方短暂对话之后,就再也不吱声了。汽车在闹市区的公路上继续行驶,透过车厢缝隙,老曾可以看到路边有带着标志巡逻的警察,情急之下,他拼命拍打车厢呼喊,可是,车辆轰鸣声遮住了他的喊叫声,还没等喊出第三声,突然头部遭到重物的猛烈袭击,他一下子瘫软昏过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董一看老曾头部咕咕流着血,并未采取救护措施,而是喝令司机继续一路向辽宁方向开。或许是车的颠簸,或许是回光返照,不知过了多久,老曾又慢慢苏醒了,嘴里不停地嗫嚅着什么,二董见状,立即用绳子紧紧捆住手脚,把毛巾塞进嘴里,没过多长时间,便停止了呼吸。此时,车已行驶在河北沧州的公路上,继续向辽宁境内驶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巧捉嫌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两天、三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可曾某田一去不归很长时间了,家里人如坐针毡,虽经多方打探,仍渺无音信。无奈之下,向当地警方报案求助,海淀公安分局立案侦查,先后辗转多地核实有关信息,查找曾某田的下落。但受破案条件和破案手段等因素限制,案件始终未能侦破。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与董某田有交往的关系人身上再寻找一丝线索。于是,在1995年8月24日,海淀警方派员来到铁西公安分局请求协助开展先期调查取证工作,这样,分局指令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接待完毕,此案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首要任务是先把涉案人员捉拿归案。通过微机查询,当天下午先把在家里的董某安抓获,从其口中得知,另外一人是叔叔董某生,现在台安县城郊开办一个养殖场。兵贵神速,我带领民警开车穿过洪水刚刚退去的乡村公路,趁着深夜的掩护,突袭台安养殖场,在居住的房屋里将其抓获,返回派出所时东方已经放亮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柳暗花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名案犯都已抓获, 初战告捷。紧接着,北京警方在派出所开始对案犯进行突审。然而,案犯非常狡猾,牙关紧咬,想尽一切办法百般抵赖,企图蒙蔽警方的视线,蒙混过关。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对于一个涉及命案的案犯来讲,心里透明白交代和不交代的厉害关系,不交代,口供拿不下来,可能还有活着的一线希望;交代了犯罪事实,关键证据拿到手,脑袋就要搬家。审讯已经进行到了下半夜,案犯的脑袋像波浪鼓似的,一问三不知,认为外地警方人生地不熟,不能打不能骂,气焰还很嚣张,没有一点儿惧怕心里,审讯仍是毫无进展,陷入胶着状态。我一直陪同北京警方审讯工作,深知跟命案犯罪嫌疑人较量,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搏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其他方式可供选择。深更半夜,已经到了人困马乏最难熬的时刻了,分分秒秒都在考验着人的毅力和决心,怎么办?“你们俩先休息一下,把年轻的董某安交给我来审,我再想想办法对付他,争取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对北京警方说。在得到同意之后,我便调整思路,寻找突破口,和民警抓住董某安之前口供的漏洞,开始新一轮强势的讯问。针对其所谓当晚老曾从家出来上车之后,“半路在沧州下车了不知道去哪里”这个不符合逻辑的谎言,单刀直入,抽丝剥茧,进行揭穿,我所咬住的道理很简单,打酒跟拎瓶子的要钱,人没了,就得找你要人。案犯兜圈子绕弯子的套路,在具有实战经验的派出所民警面前,是无法站住脚的,经过多个回合的较量,案犯董某安就被问得冷汗满面,逐步招架不住了,强梗的脖子也耷拉下来了,变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长出了一口气说“我服了,怎么躲也躲不过去了,先给我喝点儿水,听我慢慢交代吧。”凌晨三点多,董某安如实供述了伙同叔叔董某生实施绑架埋尸的犯罪过程。原来,叔侄二人在保温车厢内将老曾打伤后,车过沧州,他们发现老曾没有什么动静了,凭感觉已没有生命特征,事情惹大了,便丧心病狂地告诉司机,加大油门,趁天亮之前赶到了台安县其所办的养殖场院内,在朦胧夜色掩护下,将老曾埋在了养殖场的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口供拿下来了,笔录做完了,趁热打铁,昼夜赶班连轴转,押着这个案犯,再返台安,辨认了埋尸准确的地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限于当时鞍山地区发生水灾的实际情况,北京警方回去之后还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去做,暂时无法开展后续工作。这样,时隔四十多天之后,北京警方组织相关人员及被害人家属,乘坐两台面包车来到我们派出所,办理完相关交接手续,到看守所提人,押着案犯董某安一起来到了埋尸地点。是真是假,谜底必须解开,于是,就出现了开头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场勘察,尸体检验,失踪老人在当地火化,善后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完成,圆满收官。深夜,瑟瑟秋风,云淡天高,高速路口,京城钢城两地的战友紧紧握手,什么也不说,熠熠警徽在夜色中诠释着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案后思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命案成功告破,案犯变罪犯,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罚。事后,我的心情也是复杂的:由区区一万元引发的一起命案,坑害了三个家庭,实在是不值得呀,双方为此事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教训极其深刻,残酷的事实警示人们,违法犯罪并不遥远,就在一念之间;另一方面,侥幸心理害人害己,作案未发现是偶然,被发现是必然,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头脑必须保持冷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冲动是魔鬼,那些“想事拍脑门,办事拍胸脯,出事拍大腿”的傻事千万不能干,世上的后悔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顾一下从警生涯自己所走过的路,三十余载风霜雨雪,刀尖上的舞者,历经顽强拼搏,战果显著,收获多多,现已平安落地。我要说的是,干警察这一行,一定要立足岗位,力争有所作为,干出名堂;保护人民,打击犯罪,就得有智慧和胆量,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敢打硬仗,敢打胜仗,敢用铁的手腕掰开违法犯罪分子的铁嘴钢牙,硬骨头啃不动,吹牛皮扔大个都没用。有利的战机到夺取最后的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国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王国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