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沟通的三种模式分别是互补式沟通、交错式沟通和隐藏式沟通,它们在沟通表现、产生影响和解决方案上各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互补式沟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模式表现:当事人的回应恰当,符合沟通发起者的期待,遵循健康的人际交往顺序,属于有问有答的直接沟通方式。例如员工询问主管如何给客户设计咨询方案,主管详细地告知先做调研,再明确对方目标等步骤;或者老公问老婆白衬衫在哪里,老婆直接回答在阳台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影响:这种沟通模式简单直接有效,能够快速消除问题,避免争吵,让沟通顺利进行,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保持与优化):在日常沟通中,尤其是面对问题需要解决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沟通模式。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时认真倾听对方的回应,保持沟通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家庭讨论中,对于周末活动安排,成员之间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共同协商,能高效达成一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交错式沟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模式表现:信息、身份、情绪交错,表现为答非所问。如员工询问方案时,主管回答“想怎么设就怎么设喽”,或者说“你问我,我当年都不知道问谁,你不懂自己想啊”;夫妻间老公问老婆白衬衫位置,老婆回应“你只会张嘴问我,又不是你的保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影响:这种沟通模式会让对方感到抓狂,问题无法得到真正解决,导致沟通效果不佳,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觉察与调整):沟通者自身要增强觉察能力,当发现自己在沟通中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时,及时调整。在回答问题前,先明确对方的问题核心,认真思考后给出针对性的回应。如果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交错式沟通,要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并重新组织语言。比如“不好意思,我刚刚没理解你的意思,关于这个方案,我觉得你可以先……”。同时,当对方出现交错式沟通时,不要被对方的情绪带偏,以平和的态度引导对方回到正常沟通,如“我想先了解一下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先别急,慢慢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隐藏式沟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模式表现:表面客观,但话语背后暗藏深意。比如主管面对员工询问方案时说“当年从来没有问过别人要怎么设计方案”,实际意思是让员工自己想办法;老婆说“隔壁老王又给她老公买了一个包包”,隐藏的信息可能是自己也想要包包、对老公的不满,或者暗示老公应该像隔壁老王一样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影响:在婚姻或解决问题的沟通场景中,容易引发矛盾和误解,让对方猜测自己的真实意图,增加沟通成本和难度,破坏沟通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清晰表达与避免猜测):沟通时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方式,尤其是在处理重要问题或矛盾时。如果有需求或想法,直接、清晰地表达出来,减少让对方猜测的可能性。比如老婆想要包包,直接对老公说“我想要一个包包,最近看到一款很喜欢,你能陪我去看看吗”。如果发现对方使用隐藏式沟通,不要过度解读或陷入猜测,可以直接询问对方的真实想法,如“你说这句话是不是有其他想法呀,你可以直接跟我说”,以促进沟通的顺畅进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