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京的元宵节

韩平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在宋代又称为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由来已久。到了商品经济繁荣的宋代,元宵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在宋代,元宵节无疑是最为热闹、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春节的喜庆氛围似乎都被元宵节的繁华所掩盖。每当元宵佳节来临,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灯火辉煌的海洋之中。</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街小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有动物、植物、人物,甚至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场景。灯品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不禁让人感叹:“灯品至多,精妙绝伦,奇巧百端,日新耳目。”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将整个京城装点得如同仙境。</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园复原宋朝上元灯会盛景</p> <p class="ql-block">  在这璀璨的灯光下,歌舞百戏填充了街巷的每一个角落。乐声嘈杂,十余里外都能听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处处管弦,好不热闹。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加入到狂欢的行列。尤其是妇女们,她们身着盛装,出游街巷,从夜晚直到天明,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  在这场全民狂欢的节日里,还有一个特别的惯例,那就是天子与民同乐。宋朝皇帝为了表达亲民之情,会在宣德门与民同庆元宵。一首宋代小词描绘了这一情景:“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皇帝在宣德门上,观赏着繁华的灯市,与民同欢,共享这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皇帝与百姓的距离仿佛拉近了许多。百姓们看到皇帝如此亲近,心中倍感温暖。他们欢呼雀跃,纷纷向皇帝致敬,八面三呼,声势浩大,仿佛要将整个京城震动。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人们忘却了烦恼,享受着这难得的团圆与欢乐。</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可不只是一天,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九。尤其是正月十五到十九这五天,整个城市都是灯火辉煌,处处笙歌欢笑,那就是个大狂欢啊!城门还取消宵禁,让百姓们可以自由出入,简直就是一个月都在过节呢!这一习俗现在还在延续,开封灯会一般都在正月十九落灯。</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元宵节,不仅是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它展示了我国古代民间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皇帝与民同乐的治国理念。如今,虽然时光荏苒,但元宵节依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传承着那份欢乐与团圆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资料、图片都来自网络,致谢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