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路漫漫 水电学院渡人生

雷一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66、路漫漫(中)水电学院渡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一个昔日苦娃子,</p><p class="ql-block">时来运转走好运,</p><p class="ql-block">勤学苦练八年整,</p><p class="ql-block">单独派驻一个营。</p><p class="ql-block">虽没领导来监管,</p><p class="ql-block">严守纪律牢记心,</p><p class="ql-block">同吃同住同训练,</p><p class="ql-block">干部战士都欢迎。</p><p class="ql-block">虽说不是大学生,</p><p class="ql-block">驻防大学好兴奋,</p><p class="ql-block">训练读书两不停,</p><p class="ql-block">书海之中学游泳。</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说的是我作为29师87团的报道组长,在1972年元月,大部队开往孝感朱湖八一农场的时候,陆军第29师87团政治处的领导为了方便我与军区战斗报社和省城的一些报纸和电台的新闻业务的联系,专门把我留了下来。派我代表87团政治处到驻防在珞珈山北东湖之滨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后合并进武汉大学)的87团第二营的官兵们生活训练学习在一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坐落在珞珈山西侧,是在原武汉大学的水利系基础上于1954年组建。这里是著名的东胡风景区边缘。珞珈山又称罗迦山,在武昌东郊。巍峨横亘,冈峦连绵,花木葱茏,建筑明丽,地处东湖之滨,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因武汉大学建在此地而遐尔闻名。其东部山脚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击,喷珠溅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织锦,篱笆错落,房舍雅致。每年樱花盛开时,落英缤纷,令人陶醉。从山腰至山顶,林深茂密,摇苍飞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山之上下,巨岩层现,奇石峭立,小径曲绕,异鸟时鸣。</p><p class="ql-block"> 武汉水利电力的对面,是闻名全国雅致静美的东湖宾馆,西去大约2公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的水菓湖洪山茶岗。</p><p class="ql-block"> 东湖风景区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山水交融。湖岸曲折,婀娜生姿,其面积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前身是著名声乐教育家周筱燕女士家的“海光农圃”,解放以后被辟为公园。</p><p class="ql-block">我作为野战部队的一个兵,幸运地在武汉最美的东湖风景区的武汉水电学院,驻防学习训练了近一年的时光,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2年元月至12月,邱少云生前所在的29师87团2营炮连丶机枪连和三个步兵连,近800名指战员,在营长王文斌的率领下,奉命驻防在武汉水力电力学院靠近东湖边的几栋学生宿舍里,我和周善学奉87团政治处的命令,随同2营指战员,驻防水电学院,负责2营的宣传报道工作,幸运地在风景如画东湖之滨武汉奶水利电力学院,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加上在湖北医学院和武汉师范学院的一年,我这个土包子,在名牌大学里生活了两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驻防武汉水电学院的87团二营的营长王文彬,是由原九连邱少云生前所在连的连长,提拔起来的一个营长,是我采访过的老对象、老熟人。后来,王文彬先后当上了87团的参谋长和团长。</p><p class="ql-block">我到二营后,王文彬表示欢迎。从1972年元月到11月,我在二营营部在一个食堂里搅和了近一年的勺把子。</p><p class="ql-block">我是87团政治处的代表派到二营的,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大事,营长王文彬和教导员李兴敏等二营首长是不干涉我们一天在做什么的,我们主要是自己管理好自己就行了,这样以来,我们就有了不少的时间来抓紧读书学习了。</p><p class="ql-block">震惊中外的“9.13”事件,发生3个多月后的1971年12月底,29师87团奉中央军委的命令,除了留下2营5个连队的700多名指战员,作为一支机动力量,为保护中央首长的安全和维护武汉地区的稳定服务,继续驻防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大学)外,其余的部队又第一次开出了武汉市,开出了武昌,开赴孝感朱湖“八一”农场,继续执行战备训练和军农场生产任务。</p><p class="ql-block">驻防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我团2营指战员,于1972年的12月,奉命离开了珞珈山,开出了武汉水电学院,开出了武昌城,开向孝感朱湖八一农场。至此,87团在6年的时光里,在武汉地区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87团指战员全部开出了武汉市,回到了干部战士自己用双手开辟建设的那个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孝南区的“南泥湾”——孝感朱湖“八一”农场。</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篇。</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东谢之滨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图片:五十年代时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p><p class="ql-block">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坐落在珞珈山西侧,是在原武汉大学的水利系基础上于1954年组建。这里是著名的东胡风景区边缘。珞珈山又称罗迦山,在武昌东郊。巍峨横亘,冈峦连绵,花木葱茏,建筑明丽,地处东湖之滨,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因武汉大学建在此地而遐尔闻名。其东部山脚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击,喷珠溅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织锦,篱笆错落,房舍雅致。每年樱花盛开时,落英缤纷,令人陶醉。从山腰至山顶,林深茂密,摇苍飞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山之上下,巨岩层现,奇石峭立,小径曲绕,异鸟时鸣。</p><p class="ql-block">东湖风景区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山水交融。湖岸曲折,婀娜生姿,其面积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前身是著名声乐教育家周筱燕女士家的“海光农圃”,解放以后被辟为公园。</p><p class="ql-block">1972年元月至12月,邱少云生前所在的29师87团2营炮连丶机枪连和三个步兵连,近800名指战员,在营长王文斌的率领下,奉命驻防在武汉水力电力学院靠近东湖边的几栋学生宿舍里,我和周善学奉87团政治处的命令,随同2营指战员,驻防水电学院,负责2营的宣传报道工作,幸运星地在东湖之滨,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翻过珞珈山,就是国立武汉大学。</p> <p class="ql-block">国立武汉大学。</p> <p class="ql-block">珞珈山对面的东湖宾馆。</p> <p class="ql-block">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对面,是一湖之隔的湖北医学院,我们的部队在此驻防了一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武汉师范学院,1971年7月,至12月底,邱少云生前所在团的指战战备执勤驻防在这所学院,1971年,除留下二营,其余部队奉命开出武汉,开进孝感市孝南区朱湖八一农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