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簪花,而我簪刀,女儿外孙女福州旅拍

春暖花开

<p class="ql-block">福州,这座被幸福命名的城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更是一片充满韵味与风情的土地。她以千年的岁月为笔,以丰富的故事为墨,绘就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在三坊七巷的深处,那些古老的坊巷如同历史的脉络,每一条都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安民巷的静谧、黄巷的古朴、塔巷的神秘……它们像是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的珍珠,串联起福州的辉煌与沧桑。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追寻到林徽因那轻盈的足迹,更能聆听到那些被时光记录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女儿一家和朋友一家,春节来福州旅游,女儿和外孙女拍了一组“三把刀”的旅拍。</p><p class="ql-block">旅行是心灵的放逐,而旅拍,则是将这份自由定格成永恒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福州旅拍“三把刀”,这种独特的传统女性头饰,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福州女性的家国情怀与坚韧精神。它就是福州非遗——“三条簪”也称“三把刀。”</p> <p class="ql-block">关于三把刀的由来,有文史专家认为其是“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后,由晋朝妇女“五兵佩”的习俗演化而来;也有人认为三把刀诞生于明清时期,福州地区妇女为防倭寇作乱,便以长发作鞘,簪刀而行,以便遇到贼寇随时抽刀刺敌防身。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三把刀逐渐沉淀出“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己”的内涵,这与冰心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妇女梳妆时,三条银簪插在发髻之间,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这种头顶兵器的妆造全国绝无仅有,颇能体现旧时福州女性刚柔并济、勇毅独立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簪的形状扁平如剑,上尖,剑身镂刻有花纹。中簪剑刃向上,左右两支簪交叉,剑刃向外,三簪同插于发髻之间。三条簪,亦称“三把刀”,是福州地区独有的传统女性头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p> <p class="ql-block">新春佳节福满门,</p><p class="ql-block">三条簪上刻祥纹。</p><p class="ql-block">古艺传承添华彩,</p><p class="ql-block">福州风情展缤纷。</p><p class="ql-block">在“来福州,过福年”2025年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活动中,传统文化与新春气息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头上挽一髻,插三条扁平如剑的银簪,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这便是福州女子传统发饰——三条簪,又称三把刀。三把刀在春节旅游月活动中再度出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穿过时间的长河,“三把刀”的发簪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发间的古典韵味,如诗中画里走出的佳人。</p><p class="ql-block">刀作簪,柔美与刚毅的相遇。簪上三把刀,韵味浓,风情浓,雅致浓。风姿绰约,风华绝代。每一缕发丝都诉说了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黑发盘成髻,髻上三把刀刃般的银簪,淡淡映着桐油纸伞面泛黄的光;或是行走在某座古厝里,身着汉服,各自头上簪着质地不同的“三把刀”,走过滴雨的游廊,感受那一抹古韵古色。</p> <p class="ql-block">簪上“三把刀”,换上汉服寻访古街古巷,古老的巷弄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这里,三把刀传承着一段段独特的故事。见证着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积淀。在这里,每一秒都是永恒的,每一刀都是历史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在光影交错中,漫步于福州古巷之中宛如穿越时空的佳人。三条簪”,又称“三把刀”,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己。半是锋芒,半是柔美,这个春节一起“刀光簪影”,做又美又飒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簪刀是女人的一道风景,也是心情的点亮。冰心曾赞:簪刀之美,天下无双。</p><p class="ql-block">这个春节女儿和外孙女头上的三把簪刀,风姿绰约,妖娆美丽。蛇年快乐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