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托斯卡尼尼指挥: Leonore Overture No. 1 in C Major, Op. 138</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伟大的指挥家阿圖羅·托斯卡尼尼,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上半葉最受讚譽的音樂家之一,意大利🇮🇹終身參議員。還因廣播和電視廣播以及作為NBC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眾多唱片而享譽國際。</p> <p class="ql-block">阿圖羅·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1867年3月出生于意大利🇮🇹的帕爾馬。那一年,威尔第正创作他的歌剧《唐·卡洛》,瓦格纳正创作《名歌手》。</p><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從九歲開始學習大提琴和作曲,188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1880年時,成為皇家劇院的大提琴手。</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命运安排,托斯卡尼尼从一个乐队大提琴演奏员,变成一个创造交响乐指挥新时代的传奇人物。1886年,19岁的托斯卡尼尼随一个意大利🇮🇹歌剧团到巴西🇧🇷演出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在乐队里演奏大提琴。</p> <p class="ql-block">6月,歌剧团在里约热内卢演出,演出前几个小时,乐队指挥列奥波尔多·米古茨因与乐队闹矛盾而撂挑子,主办方急得不知所措,临时找来了一个替补指挥,可这个指挥试了一下,根本无法胜任。这时,乐队演奏员推荐这次旅行演出的合唱指挥助理和大提琴演奏员托斯卡尼尼。乐队演奏员都知道托斯卡尼尼记忆力惊人,也许可以背谱指挥。托斯卡尼尼被推上了指挥台,之前没有学过指挥,也没有指挥过任何乐团演奏。托斯卡尼尼真的背谱指挥了全场《阿依达》演出,令乐队所有乐队演奏员和演唱者惊叹不已。这场演出非常成功。托斯卡尼尼随后指挥这次巡演的乐队在巴西🇧🇷演出了18场《阿依达》。</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托斯卡尼尼指挥生涯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1910年,普契尼的《西部女郎》在纽约大都会首演后的合影,左起: 朱利奥·加蒂·卡萨、大卫·贝拉斯科、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和贾科莫·普契尼。</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p><p class="ql-block">1887年,在米兰首演了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之后首演了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列昂卡瓦洛的歌剧《丑角》。直到1896年,托斯卡尼尼才首次在意大利🇮🇹都灵首次举办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指挥演奏了舒伯特、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以及瓦格纳的歌剧序曲和前奏曲。</p><p class="ql-block">1898年,托斯卡尼尼仅仅在都灵就应邀指挥演出了43场音乐会,同年还出任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首席指挥,与该歌剧院合作到1908年。</p><p class="ql-block">从此,托斯卡尼尼的指挥事业迅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位20世纪最受称赞的指挥身材瘦小,被称为“暴君”,托斯卡尼尼在台上不苟言笑,严肃专注,这对于指挥棒下的乐员来说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高不可攀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的指挥追求忠于原谱,有瑞士钟表的精确度,举手投足干脆利落,驱动力十足,如同打开一块最名贵的瑞士机械手表,看手表内精致无比的机械运动。从音乐上欣赏,其指挥充满了生命的鲜活感。</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力求尽善尽美,富于歌唱性,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对音乐的诠释每一个细节都是真诚的,全身心投入的,才华横溢的典雅而独特,娴熟而准确的指挥技巧,富有气氛的演奏,流淌出一种宽广、干净、利落。</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指挥手法清潮、富有表现力并注重整体感,对歌剧和交响乐都能出色地予以诠释。在20世纪现代指挥艺术中,托斯卡尼尼作为一位首领式的非凡人物,其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是任何其他人都取代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常任指挥的1928年到1936年间,纽约爱乐乐团进入了黄金时期。 </p> <p class="ql-block">1928年,歌剧《格拉·盖拉多》首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9年,意大利🇮🇹驻德国🇩🇪柏林大使馆。这一年,托斯卡尼尼率领米兰斯卡拉剧院在奥地利🇦🇹维也纳和德国🇩🇪柏林进行了巡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当时乐坛鼎鼎大名的指挥大师,左起: 布鲁诺·瓦尔特 (56岁)、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65岁)、埃里希·克莱伯 (39岁)、奥托·克伦佩勒 (44岁) 以及威廉·富特文格勒 (43岁)。</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家中工作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与普契尼。</p> <p class="ql-block">与坎泰利夫妇。坎泰利当时有望成为继托斯卡尼尼、卡拉扬后第三位著名指挥家,惜英年早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纪录片 |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伟大的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b></p> <p class="ql-block">1944年,为纪念盟军在意大利🇮🇹的胜利,托斯卡尼尼 (一位在家乡法西斯主义中逃离的难民) 指挥《国际歌》,向四个主要盟国 (苏联、美国、英国、法国) 致敬,由美国🇺🇸NBC交响乐团演奏,威斯敏斯特合唱团。</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指挥:《唐豪瑟序曲》。</p> <p class="ql-block">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指挥瓦格纳《女武神的骑行》。</p> <p class="ql-block">1952年,托斯卡尼尼指挥美国🇺🇸 NBC 交响乐团: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Op.67号第一乐章。</p> 三次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p class="ql-block">1926年。</p> <p class="ql-block">1934年。</p> <p class="ql-block">1948年。</p> <p class="ql-block">在當時,對於一個管弦樂隊指揮來說是不可想像的,在另一個意大利🇮🇹藝術家身上也從未發生過。</p><p class="ql-block">阿圖羅·托斯卡尼尼被設定在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1908年,托斯卡尼尼与斯卡拉歌剧院总经理卡萨扎一起离开斯卡拉歌剧院,投奔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卡萨扎当上了大都会歌剧院院长,托斯卡尼尼也在大都会歌剧院乐队工作了七年,指挥了七个演出季的演出。這段經歷中,托斯卡尼尼開始將美國🇺🇸視為他的第二故鄉。</p><p class="ql-block">1926 -1936年,托斯卡尼尼执棒美国🇺🇸纽约爱乐乐团10年,1930年还带该乐团到欧洲巡演,每场演出都赢得听众和乐评的好评,并在拜罗伊特演奏了瓦格纳的歌剧作品。托斯卡尼尼是第一个在德国🇩🇪拜罗伊特指挥演出的外国指挥,纽约爱乐乐团也成了第一个在拜罗伊特演出的外国乐团。</p><p class="ql-block">1934 -1937年,托斯卡尼尼连续四年应邀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演出。</p><p class="ql-block">1936年,巴勒斯坦🇵🇸交響樂團 (現為以色列🇮🇱愛樂樂團) 成立的首场音乐会,托斯卡尼尼應邀前往特拉維夫指挥。</p> <p class="ql-block">1936年,托斯卡尼尼辞去了在美国🇺🇸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工作,打算回意大利🇮🇹过退休的生活。美国🇺🇸广播公司(RCA) 总裁大卫·萨尔诺夫邀请托斯卡尼尼继续留在美国🇺🇸,并承诺为他创建一个全美最优秀的乐团,举办音乐会和录制唱片。1937年圣诞节,托斯卡尼尼在位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 NBC(全美广播公司)8号录音棚,指挥 NBC 交响乐团成立后的首场演出。1942年,NBC 交响乐团的演出和排练场地挪到了卡内基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8年,托斯卡尼尼离开了意大利🇮🇹,先去到了瑞士,托斯卡尼尼在罗斯查尔德家族和瑞士🇨🇭银行🏦的支持下,在瑞士🇨🇭琉森创办了琉森音乐节。直到1946年,托斯卡尼尼才回到斯卡拉大剧院,在修复后的剧院重新开张首演上指挥演出。</p> <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托斯卡尼尼在卡内基音乐厅指挥演出,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广播录音,曲目全是瓦格纳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在这次音乐会上,托斯卡尼尼因身体问题出现了短暂痴呆,以非凡記憶力而聞名的托斯卡尼尼,第一次失去了註意力,停止了爭分奪秒,沈默了14秒,之後,他重新開始指揮《唐豪瑟》的作品。音樂會結束時,托斯卡尼尼很快來到更衣室,在劇院裏,掌聲似乎停止了……</p><p class="ql-block">1954年6月,托斯卡尼尼为RCA Victor唱片公司提供了最后一次录音服务,重新补录之前录制的威尔第《阿依达》和《假面舞会》中一些不如意的片段。这次录音时,托斯卡尼尼已87岁,此后彻底退出了音乐舞台。美国🇺🇸广播公司也因托斯卡尼尼的退休解散了 NBC 交响乐团。</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在日本🇯🇵指挥。</p> <p class="ql-block">退休在家的托斯卡尼尼生活美好,喜欢看电视📺,最爱看的节目是拳击🥊、摔跤🤼♀️和喜剧节目。</p><p class="ql-block">1957年元旦,托斯卡尼尼中风,1月16日,度过了跨越70年的音乐生涯后,托斯卡尼尼逝世于美国🇺🇸纽约里沃代尔的家中,享年89岁 (差3个月90岁)。</p><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去世当天,正好是大女儿瓦莉57岁生日。托斯卡尼尼的遗体后来运回了意大利🇮🇹,埋葬于米兰托斯卡尼尼家族墓地。托斯卡尼尼的墓碑文字,是他首演好友作曲家普契尼的未完成歌剧《图兰朵》时在总谱上写的一句话:“此歌剧在此结束,因为大师写到这里时去世了”(Qui finisce l'opera, perché a questo punto il maestro è morto)。</p><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是一位传统的意大利🇮🇹人,非常爱家人,他的遗产全部留给了孩子们。只有指挥棒在遗嘱里特别留给他最欣赏的美籍意大利🇮🇹女高音赫尔瓦·内莉(Herva Nelli,1909-1994)。这位女高音主演了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阿依达》、《法尔斯塔夫》、《安魂曲》和《假面舞会》。</p><p class="ql-block">1987年,托斯卡尼尼获得了格莱美终生艺术成就奖🏆。</p> 家庭生活与感情 <p class="ql-block">1897年6月,托斯卡尼尼与不满20岁的卡拉·德·馬蒂尼(Carla De Martini)结婚。共育有四个孩子:瓦尔特·托斯卡尼尼(1898年生)、瓦莉·托斯卡尼尼(1900年生)、乔治·托斯卡尼尼(1901生,1906年死于白喉病) 、万达·托斯卡尼尼(1906年生,钢琴家霍洛维茨的夫人)。</p> <p class="ql-block">妻子卡拉·德·馬蒂尼。</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一生与很多女歌唱家有恋情,但没有动摇过他的婚姻家庭,他与第一任妻子卡拉(托斯卡尼尼所有孩子的母亲)保持婚姻一直到卡尔拉1951年6月病逝。妻子去世后,托斯卡尼尼没有再结婚,一直到他1957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另一说法: </p><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有過幾次婚外情。1903年,與女高音羅西娜·斯托基奧育有一子,患有腦癱,16歲時去世。</p><p class="ql-block">與女高音傑拉爾丁·法勒合作,她命令托斯卡尼尼離開妻子和孩子娶她。由於不喜歡最後通牒,托斯卡尼尼於1915年辭去了大都會指揮的職務,返回意大利🇮🇹。 最後,與鋼琴家艾達·梅納迪建立了七年的關係(從1933年到1940年)。</p> <p class="ql-block">女高音傑拉爾丁·法勒。</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一生与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合作演出过,给他印象最好和最深的是美籍俄国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p><p class="ql-block">他与霍洛维茨一起录制了几首协奏曲,每一款录音都是经典演奏,如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p><p class="ql-block">因为托斯卡尼尼对年轻霍洛维茨的非同寻常的欣赏,霍洛维茨成了托斯卡尼尼家里的常客和家庭朋友,那时霍洛维茨年轻帅气,音乐才能过人。托斯卡尼尼最宠爱的小女儿万达1933年(27岁)与霍洛维茨结婚。婚礼上,幸福的托斯卡尼尼祝福了这对帅哥美女夫妻,同时托斯卡尼尼也警告了霍洛维茨要一生善待万达。</p><p class="ql-block">霍洛维茨与万达·托斯卡尼尼一生相好,婚姻没有出现大问题,直到1989年霍洛维茨去世。</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与大女儿瓦莉和妻子卡尔拉(右)。</p> <p class="ql-block">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是钢琴家霍洛维茨的岳父。</p> <p class="ql-block">岳父与女婿。</p> <p class="ql-block">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与小女儿万达・托斯卡尼尼。</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画的托斯卡尼尼肖像漫画。</p> <p class="ql-block">托斯卡尼尼是指挥家中的王者。</p><p class="ql-block"> ——克伦佩勒</p> <p class="ql-block">“他是一個偉大的導演,一個真正的音樂“僕人”,是他教我們尊重分數,但他也是個偉人,他從不把音樂用於個人興趣……他是徹底改變音樂詮釋史的三個藝術家之一。另外兩位大人物是李斯特,他彈鋼琴🎹的管道,帕格尼尼因其革命性的小提琴🎻演奏管道而獲獎。 </p><p class="ql-block"> ——卡洛·瑪麗亞·朱利尼</p> <p class="ql-block">阿圖羅·托斯卡尼尼是一個人類音樂家,對音樂和生活有著巨大的熱情。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洛林·馬澤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