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学

菊林书院

<p class="ql-block">浅谈儒学</p><p class="ql-block">(饶昌东)</p><p class="ql-block">时代新人对孔子的了解是学国学的必须。</p><p class="ql-block">孔子1541年前出生孔子(71岁),后丘,字仲尼。</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p><p class="ql-block"> 剖悉“儒”字。“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p><p class="ql-block">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孔子丶孟子)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儒家这一称号,也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p><p class="ql-block">儒家思想精髓九个字分别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p><p class="ql-block">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孔孟之道的精髓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p><p class="ql-block">所谓孔孟之道,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p><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 class="ql-block">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p><p class="ql-block">爱国、敬业、诚信、友善</p><p class="ql-block">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升华和全面已对儒学之涵介。</p><p class="ql-block"> 孔子坎坷一生,但把人境入国界,文化润心灵,富于入世现想与人文精神。 </p><p class="ql-block">孔子三岁时就过着清贫生活,15岁都称志向在做学问。孔子母亲去一出,都被季氏拒门外。因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p><p class="ql-block">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p><p class="ql-block">孔子又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五十九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p><p class="ql-block">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p><p class="ql-block">六十八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p><p class="ql-block">都说读书人迂腐,孔子用行动都说“不”</p><p class="ql-block">孔子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七十岁,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p><p class="ql-block">孔子虽是一个大不幸的人,但并不影响其伟大。最早的“穷游”,却游出了圣人的风骨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p><p class="ql-block">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是“万世师表”“千古圣人”</p><p class="ql-block">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 大学之道 ;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p><p class="ql-block">此言潜移俺心,习一生,励己矣!</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理想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以直接指导世俗凡人的生活为基础,并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不会因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而被淘汰。让中国人选择了崇尚仁、礼、爱、恕的儒家思想。孔子一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p><p class="ql-block">跨越时代,孔子儒学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真更该让后人效法、学习,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逐步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明水平。</p><p class="ql-block">儒学就是国学的精髓,人各有所历,各有各业,但学习国学是当今时代的一种爱国雅意!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8日晚11时草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5年前之草拟,今日翻开再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