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侨批又称银信,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至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汕头侨批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汕头地区的民众为谋生计,大量前往东南亚等地,在金融、邮讯机构不健全的情况下,侨批成为他们与家乡亲人沟通和经济往来的重要方式。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汕头侨批业达到鼎盛,每年有大量侨批款流入潮汕地区,支撑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受战乱等影响,侨批业受到冲击。新中国成立后,侨批业务逐渐由国家金融机构接管,至1979年归口中国银行管理,传统侨批业务完成历史使命。侨批记录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是研究华人华侨史乃至中华民族活动史的重要资料。 汕头侨批文物馆。集中展示潮汕侨批历史文化内涵。2013年,“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汕头西堤公园有桥批纪念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