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仿寺院“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堪称京城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八年,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明英宗时期,王振作为皇帝幸臣,独揽朝庭大权,虽为太监,但却家资颇巨,所以他所建造的家庙穷极土木,富丽宏伟。因是皇帝宠臣,加之王振冠以感念皇恩名义营建庙宇,故明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因王振怂恿明英宗率军亲征,败于土木堡,史称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明代宗即位,王振被抄家灭族,但因智化寺为敕建,故不在籍没之列。明天顺元年,明英宗复辟后,追念旧事,于当年冬天在智化寺内为王振建旌忠祠立塑像,并特颁赐大藏经一部,经橱两座,由此,这座寺庙,愈发盛极一时,盛况不减,香火不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乾隆七年,王振塑像被诏令毁去,并将为其歌功颂德的碑文磨去,寺庙由盛而衰,至光绪年间,寺内建筑已破败不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化寺建筑群共由五进院落组成,主要建筑全部建于寺庙的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智化门、智化殿、万佛阁、大悲堂、万法堂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进主殿两侧均有附属建筑组合而成,寺中原有房屋数百间,占地2公顷之多。原有五进院落及东跨院、后院和西跨院方丈院。中路建筑仍保留着山门、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万佛阁和大悲堂。东跨院被学校占用,西跨院现在均为民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化殿坐北朝南,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在建筑风格上,虽经多次翻修,仍保存着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保存着明代初期的规制,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例。特别是殿内的藻井,是奉旨建造的,制作工艺精巧,结构复杂,是古建筑木雕极品,环雕八条游龙,中央圆心为一条矫健粗壮的团龙,盘绕垂首,力度感较强,有一定负重能力,称得上巧夺天工,为中国藻井装饰的极致精品。可惜的是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现分别存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和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化寺三绝,第一绝为智化寺京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古老的乐器。这种音乐形式是我国现有最古老的音乐之一,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绝,智化寺内的八角转轮藏,是北京城唯一的明代“八角形转轮藏”,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个转轮藏是古代佛教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明英宗御赐的藏经橱上有320个经橱,每个经橱都按着“千字文”排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绝,是智化寺如来殿的乾隆版《大藏经》雕板,是研究佛教经典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智化寺以其独特建筑和精美的装饰著称,特别是寺内的藻井和建筑彩画,都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展示了明代艺术之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强了对这座珍贵的明代建筑群的维护和维修。尤其是2012年10月8日,智化寺古建修缮,临时闭馆,此次修缮被列入《北京文物修缮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这次修缮工程是智化寺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一次修缮,主要对智化寺如来殿和万佛阁建筑的受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对建筑结构移位部分进行拨正归安,对彩绘剝落的地方进行了修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