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是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常设展览藏品数量为5622件,展馆有地上五层、地下二层。</p><p class="ql-block"> 我是近期又一次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游览,春节前博物馆推出了新的展览,所以我就行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大师摇篮双甲追忆——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特展</p><p class="ql-block"> 成立于1904年的富连成社是中国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被誉为京剧的“大师摇篮”。富连成社在44年时间里先后培养出侯喜瑞、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裘盛戎、叶盛章、叶盛兰、袁世海等多位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以及近300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今年正值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通过近千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来自海内外的戏曲文物,系统地梳理了120年来富连成社创业、传道、守业、传播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全貌。</p> <p class="ql-block"> 传道精神 永续香火</p> <p class="ql-block"> 广和楼</p> <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创始人 叶春善先生</p> <p class="ql-block"> 艰难创始</p><p class="ql-block"> 1904年,叶春善以北京琉璃厂西南园自宅为班址试办科班,招收了陆喜明、陆喜才、赵喜魁、赵喜贞、雷喜福、武喜永六童就学,世称“六大弟子”。正式命名为“喜连成”班,学生以“喜”字排名。创办初期,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因陋就简,节俭从事。</p> <p class="ql-block"> 清朝宫廷所赐“国剧正宗”之银盾</p> <p class="ql-block"> 初现峥嵘《穆柯寨》、《挑华车》</p> <p class="ql-block"> 在富连成社“搭班学艺”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 《淮河营》、《回荆州》、《红梅阁》</p> <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p> <p class="ql-block"> 箴言社训 以德树人</p> <p class="ql-block"> 如日中天</p><p class="ql-block"> 富连成改班为社后,科班上下人心振作,社务蒸蒸日上,呈现新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马连良的《借东风》、《赵氏孤儿》</p> <p class="ql-block"> 遭受挫折</p><p class="ql-block"> 1934年叶春善复发脑溢血,难以掌管富连成社,叶龙章毅然舍弃优厚的军官待遇,复员返京,参与富社管理。1935年叶龙章正式就任富连成社第二任社长。</p> <p class="ql-block"> 宗师陨落</p><p class="ql-block"> 1935年,富连成社首任社长叶春善去世。</p> <p class="ql-block"> 叶春善遗像</p> <p class="ql-block"> 量才授艺 人尽其才</p> <p class="ql-block"> 锐意改革</p><p class="ql-block"> 富社继任社长叶龙章,一方面严守父训,另一方面,他锐意改革,设图书馆,并聘请老师专门教授文化和英文课;设医务室,为学生随时看病提供便利。</p> <p class="ql-block"> 梅兰芳与弟子李世芳、毛世来</p> <p class="ql-block"> 富社中兴</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p> <p class="ql-block"> 再遭重创</p><p class="ql-block"> 1940年以后,其时科班并立,势成对垒,竞争激烈,各科班争相竞排新剧,争夺市场。</p><p class="ql-block">《白水滩》、《野猪林》、《斩黄袍》</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闹天宫》、《挑华车》</p> <p class="ql-block"> 以史为鉴 活态传神</p> <p class="ql-block"> 遍布神州</p> <p class="ql-block"> 桃李天下</p> <p class="ql-block"> 千余剧目</p> <p class="ql-block"> 缅怀先贤</p> <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社长叶春善与喜、连、富、盛部分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寄语</p> <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众位大师及表演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戏台</p> <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演出的戏服</p> <p class="ql-block"> 蟒 民国 马连良家属捐赠</p> <p class="ql-block"> 《思志诚全图》《群英会》(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茶园演剧图》《群英会》(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大事记</p><p class="ql-block"> 富连成社存续的44年,正逢我国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从清朝末年到封建社会的彻底瓦解,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前夜;同时贯穿了京剧艺术从成长到繁盛的各个阶段。富连成社培养出了大量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在京剧艺术的继承、革新、创造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业绩,造就了京剧的“国家标准”,也使富连成社成为中国京剧史上高不可攀的一座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