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之七 美国在冷战中作对了什么才笑到了最后。

心中无缺,被人需要。

<p class="ql-block">  各位同修可能很奇怪,最近为什么笔者一直在讨论国际关系和事件的历史,今天就把这个原因向大家坦白。之所以开辟这个“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专栏,就是因为看到了网络上一些所谓的专家的那里“口嗨”,“口嗨”的主要内容有几个,一个是中国已经是世界老大,所有国家都听中国的;一个是美国不行了,全面被中国碾压,甚至有媒体说特朗普害怕中国;三个是俄罗斯什么也不是,就是中国的小跟班,靠中国活着;四个是日本啥也不是,中国可以秒杀它。之所以对这些“口嗨”要跳出来反击,主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这些观点和现实情况有没有差距,根据从网络上查到的数据看,以上四点都没有达到;二是这种言论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三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如果不冷静思考,很容易被这些言论欺骗,从而产生幻觉;四是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世界历史又到了“中美俄”大三角战略调整的关键时刻了,中国绝不能掉以轻心,陷入战略被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前面几个文字中主要是分析了日本的特点,后边笔者的眼睛将放到美国、俄罗斯的角度来分析。</p><p class="ql-block"> 先看一下中国被承认为世界大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形式上被承认为大国。中国在二战中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国际地位有所提升。1953年朝鲜战争后: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民族意志,西方列强再也不敢轻视中国,中国真正被国际社会看作大国,奠定了世界大国的地位。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进一步巩固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展。在科技领域,5G、高铁、航天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军事上,装备不断升级,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外交上,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文化方面,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2025年初,美国新任国务卿在参议院听证会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为超级大国,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大国地位的又一重要认可。联合国是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可以说联合国的成立,一方面是美苏冷战的开始,一方面是中国登上国际舞台的开始。为什么将这两个事件放到一起讨论呢,因为美苏冷战的结局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与行动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主。美国代表资本主义,苏联代表社会主义,两大集团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带领下在全球范围内,在各个领域内展开全面的斗争。美苏争霸是20世纪冷战时期的重要国际关系特征,其过程及结果如下:其过程是,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试图与美国共同主导世界事务。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采取“冷战”加“局部热战”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苏联。典型事件是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苏联撤出导弹结束,显示出美国此时在美苏对抗中略占上风。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大力发展军事力量,苏联的军事力量逐渐与美国达到平衡,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陆军和核力量上超过美国。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在战略上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提出“尼克松主义”,调整对外战略,推行战略收缩。这一时期,美苏双方以“缓和”为主,如1972年尼克松访苏,双方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加强军事力量,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试图通过军备竞赛拖垮苏联。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国内经济困难等问题,在对外战略上转向全面收缩,寻求与美国缓和关系。其结果是,苏联解体:长期的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负担沉重,经济结构失衡,再加上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等问题,最终在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格局转变: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欧洲、日本等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所上升,新兴国家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回顾冷战的历史可见,在这三个阶段中,发生扭转乾坤作用的其实就是第二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苏攻美守的阶段。当军事上苏联与美国达到平衡甚至具备有所超越的时候,美国由于陷入越战泥潭而开始的战略收缩。美国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选择和苏联直接对抗,开展军备竞赛,而是采取收缩战略,不仅如此,美国从战略收缩开始,就放弃了军事力量对抗的战略,转而选择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实力的方式来继续进行争霸。</p><p class="ql-block"> 在国际政治地位方面,从封闭中国变成拉拢中国,在经济上通过科技创新加金融创新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军事上通过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诱骗苏联继续进行军备竞速,在文化战线大力推进和平演变,祸乱苏联人民思想,由此可见美国从第二阶段开始的战略是完全是符合孙子兵法中的“先为己之不可上,以待敌之可胜”的。不仅战略层面美国获得了优势,其四个战术层面的选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美国实现收缩战术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转折:从相互敌对到合作共赢。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美国的国际策略是变以前的美国以一敌二,同时和苏联加中国对抗,变成了连中制俄,可以简单理解为“二打一”。中国当时做出那样的选择,也是苏联从1956年中苏交恶之后,一直在直接或者间接针对我们进行打压,中国也是忍无可忍。</p><p class="ql-block"> 从军事层面,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正式名称为“战略防御倡议”(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简称SDI),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旨在对抗苏联核威胁的战略防御计划,其背景是, 20世纪80年代,美苏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苏联在核军备竞赛中与美国处于均势,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对彼此构成了巨大的核威慑。美国为了在军事战略上取得优势,摆脱核恐怖平衡,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其 主要内容是,空间监视与跟踪系统:建立由天基、空基和地基传感器组成的监视与跟踪系统,用于探测、跟踪和识别来袭的敌方弹道导弹。反弹道导弹系统:包括天基和地基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动能武器等,在敌方导弹的不同飞行阶段进行拦截。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构建一个高度复杂和先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高效协同工作,实现对整个防御系统的有效指挥和管理。其实施情况是,该计划于1983年3月由美国总统里根正式提出,随后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科研力量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试验和演示验证,但由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昂以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等原因,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缩减规模。其影响是,军事方面: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对苏联的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产生了巨大压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苏军事力量的对比和战略平衡。经济方面:带动了美国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科技方面:推动了美国在激光技术、卫星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为后来美国在这些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国际政治方面:改变了美苏冷战的战略态势,影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太空军事化的担忧和讨论。</p><p class="ql-block"> 从拉动经济层面,美国主要做了如下的事情:一是推动技术创新:冷战期间美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军事研发,这带动了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星球大战”计划,虽有军事战略目的,但也推动了相关高科技领域的进步,催生了许多可用于民用领域的技术成果,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二是加强经济援助与贸易:实施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约1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用于重建基础设施、恢复工业和农业生产等,既帮助欧洲复苏,又为美国商品开辟了市场,还增强了对欧洲的影响力。此外,美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机制,降低贸易壁垒,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拉动了本国经济。三是调整经济政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军事产业,如提供资金支持、减税和技术转让等,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经济衰退时,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和降低利率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则采取紧缩性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维持经济稳定。四是吸引全球资源:美国开放的市场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全球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许多外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国际人才涌入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智力支持,增强了美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五是发展金融霸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使美元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美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美元的国际地位,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获取铸币税等经济利益,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金融环境。</p><p class="ql-block"> 从文化战线来看,美国的“和平演变”是指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冷战时期,以非暴力的、和平的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颠覆,试图使社会主义国家从内部发生演变,最终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战略。其主要手段包括,政治上:西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试图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亲西方的政治势力和代理人。经济上:一方面利用经济援助、贸易等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诱导,试图将其纳入西方的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对不按照西方意愿行事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封锁,制造经济困难,以此来引发社会矛盾和民众不满。文化上:通过电影、电视、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的输出,传播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冲击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削弱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使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西方文化产生认同和向往。外交上:利用国际舆论和外交手段,孤立社会主义国家,干涉其内政,在国际舞台上打压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同时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和分裂势力,制造不稳定因素。其目的是在不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以维护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其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冲击,部分国家出现了思想混乱、社会动荡等问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一定程度上就受到了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在冷战过程中美国的战略收缩与战略调整的威力还是巨大的,对于其最后成为世界唯一霸主的作用还是相当关键的。现在的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被某些人调侃和诟病,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在做战略收缩与战略调整,对于反应不敏感的人,也就是那些还抱着老战略,老战术的人来说,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所以这些反应不敏感的人就会站出来调侃和诟病。但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当当事人的战略和战术进行调整的时候,与之相对的人就需要提出新的战略和战术来应对这种调整,这样就加大了与之相对的人的困难和难度,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妄自尊大,盲目自信。而是要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踏踏实实做出自己的战略和战术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方提出新战略和战术的时候,沉着应对,以获得最终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