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世遗园林之七 • 耦园

钟田(田中艾美)

<p class="ql-block">  姑苏园林,名气大的,当是留园和拙政园。其实小巷深处,别有洞天。些许明清小园,如同风姿绰绰的江南女子,小巧又精致,秀丽而幽雅。且游人不多,自得清净。“星海之友”吉头曾为我们同游耦园赋诗一首:城曲小园田中筑,耦居佳偶爱美族。暮春斜雨迎稀客,品茗听橹登高阁。</p><p class="ql-block"> 苏州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原为清初陆锦涉园。同治年间归了按察使湖州沈秉成,聘画家顾沄主持,重修扩建如今。因一宅而有东西两园,遂称耦园。古时两人耕种为“耦”,“耦”、“偶”相通,寓夫妇偕隐双栖之意。曾是朝廷大员的沈秉成和他的爱妻-晚清有名的才女、诗人、画家严永华在此偕隐,过了一段难忘的生活。至今在耦园东院的墙上还刻着这位夫人的诗:“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p><p class="ql-block"> 二次游耦园,都恰逢听雨。不需撑伞,缓缓穿行在重楼复道,方才悟出园主当初打造那些长廊的良苦用心。细雨蒙蒙的姑苏古园,别有韵味。“城曲草堂”前有一副楹联:卧石听涛满衫松色,推门看雨一片蕉声。真是应了此情此景。</p><p class="ql-block"> </p> 耦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园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布局分为中厅、西花厅与东花园三部分。主人正宅居中,沿中轴线对称的东、西两侧各有一花园与中部相通,取唐人诗句“东园载酒西园醉”之意。 门厅与轿厅之间为小院。门厅后面门楼上刻有“平泉小隐”四字。 门厅内有一木制双面屏风,正面为耦园简介,背面为《叠罗胜云》图。两侧楹联:“逍遥于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此联由晚清文人邓石如所写。 大厅名“载酒堂”,大厅与后面的楼厅按格式有墙门隔开内外。 墙门的门楼上有砖雕,并且上下三层的雕刻都用立体透雕雕出人物百态,题额“诗酒联欢”。 <p class="ql-block">楼厅前的院落较大,东、西各建侧楼,组合成“凹”字形平面。楼厅西边走廊有小门通往西园。 楼厅与东侧楼区相通,在楼上沿通道可达东花园“补读旧书楼”和“双照楼”。</p> 西园面积较小,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分隔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假山逶迤,后院有湖石花坛,园北立有藏书楼。 “织帘老屋”书斋为西园中心,此厅硬山顶,鸳鸯厅式,屋架高大,门宕、窗宕及窗台均为砖细构筑,前有月台。 东园较大,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占地约4亩,以黄石假山为主,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重点突出,配搭得当。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总称为“城曲草堂”。 主体建筑是一组退居北端、跨度40米的重檐楼阁读书楼建筑群,读书楼建筑群为辅的泉石胜景,楫廊和媪筠榔连接着花园内各个景区,将园内景观贯通一气。 东花园中黄石假山,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素有盛名。东侧主山,陡峭险峻,名“留云岫”,西侧小山,山势平缓,名“桃屿”,两山之间有一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名“邃谷”,主山东边转为绝壁,直泻“受月池”。主山北侧,竖大石数排,结构似巨石自然风化剥裂,给人以险峻,苍劲感。悬葛垂萝,堪与真山媲美。 东花园主厅“城曲草堂”是一座重檐楼厅,中厅设大厅三间,是旧日园主欢宴聚会的地方。 <p class="ql-block">至今在耦园东院的墙上还刻着这位夫人的诗:“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园宅的特征。曾是朝廷大员的沈秉成和他的爱妻-晚清有名的才女严永华,造一座园林见证伉俪情深,化几卷联吟诗集唱和流年,藏一楼金石古籍摩挲时光。</p> 耦园三面环水,若荡舟进出,则另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