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历古今的前门大街

张灏

<p class="ql-block">  北京前门大街全国闻名,是网红打卡景点。乙巳年初二和娃一起逛前门大街,体验其豪商历古今,良辰贯锦云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前门因位于紫禁城前面故称之为前门。元代称丽正门,明永乐十九年(1421),增修箭楼,瓮城,闸楼,1439年完工改称正阳门。据地方志载: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作。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  前门大街是北京东城区境内一条南北向道路,连接正阳门箭楼与永安路。全长1400米,宽20米。</p><p class="ql-block"> 前门大街明正统元年(1436)始建,时称官街。明嘉靖年改正阳门大街。清乾隆年间,正阳门大街由土路改为石板路。1965年正阳门大街定名为前门大街。2004年前门开始大修,2008年5月修缮完工,8月7日前门大街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前门大街修缮整治工程以保护古都,恢复前门大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貌为目标,在修缮工程中,五间六柱五楼式的正阳门牌楼按照历史原貌在原址得已修复,白石御道,青石路面按原规制恢复。</p> <p class="ql-block">  前门大街目前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榜单,北京市首批旅游休闲街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  廊房头条位于前门大街路西。明初明成祖朱棣为了振兴北京经济设"廊房",据《人海记》载"永乐初,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如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今正阳门外廊房胡同,尤以此名"。说明廊房就是临街的铺面房,就是商业街。</p><p class="ql-block"> 据《旧京琐记》载:"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所以昔日廊房头条有"灯街"之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巨大球形牡丹花灯惊艳亮相在廊房头条胡同内,远处就能看到悬浮半空的花灯,上面画着硕大的水墨牡丹,还有不少含苞待放的花朶图案作点缀。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上面,令牡丹花更加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廊坊头条有"灯街"之称,每逢正月十五,各铺门前花灯竞相点燃,大放异彩。此次亮相的巨型灯球引入现代灯光技术,打造的具有创意和观赏性的灯光景观,让"灯街"这一历史特色在城市更新中找到新的归宿,将百年建筑与科技艺术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这个寓意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巨型球灯受到人们的喜爱,从四面八方赶來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头条竖起一排绘着各种图案的宫灯,重现灯街景像,喜洋洋有年味。</p> <p class="ql-block">  前门大街,大栅栏,鲜鱼口等聚集许多老字号商店,今天逛街带娃了解老字号,进行老字号迭代教育,让老字号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天福号是北京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天福号历史可追溯到乾隆三年(1738),由山东掖县人刘凤翔创立。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保护。在京城享有"乾隆酱汁传百年,慈禧腰牌通天下"的美誉。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和"北京市著名商标"等称号。酱肘子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  天福号牌匾先后有四块,刘凤翔多方探寻得第一块,上书"天福号"三个颜体楷书苍劲有力,天福有上天赐福之意,自挂上此匾果然小店生意日渐兴隆。第二块匾由两代帝师翁同龢题写。第三块匾由当代画家,书法家董寿平题写。这两块匾在文革期间被毁。第四块即现今所悬之匾由当代书法名家陈叔亮题写。</p> <p class="ql-block">  慈禧尝过天福号酱肘子很是喜欢,赐给天福号一块进宫腰牌,传旨每天定量送进宫中,从此天福号酱肘子就成为清宫御膳的一道必备名吃。据说末代皇帝溥仪虽喜欢吃西餐,但餐桌上必有酱肘子,被特赦回京没几天就骑着自行车去天福号买酱肘子。还有如梅兰芳,尚小云,叶盛兰,袁世海等艺术大师也是天福号的常客。</p> <p class="ql-block">  天福号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五香牛肉肉质鲜美,叉烧肉汁多肉嫩,不甜不腻,味道纯正。不分年与平日是许多家庭常备食品。</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曾有"先有鲜鱼口,后有大栅栏"之说。当初这里是一个漕运码头,贩卖鲜鱼,故称"鲜鱼口"。离这里不远有三里河,水道子,都证明这片曾是有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现在鲜鱼口是老字号美食街,天兴居,兴华池,便宜坊,锦芳众多老字号都在这条街里。不分季节,每天人山人海。鲜鱼口是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世界闻名的全聚德烤鸭店在鲜鱼口西口北侧,前门大街30号。由杨寿山创建于1864年,当时盘下一家濒临倒闭的干果店开了烤炉铺,立"全聚德"名号。一百多年全聚德风雨不倒,越來越兴旺。</p><p class="ql-block"> 全聚德烤鸭店铺面是清末民初的代表性实物建筑,青砖砌筑而成,门楣为砖砌拱券结构,两侧有槛墙支摘窗,门窗上嵌有砖雕匾额,"全聚德"字号位于正中间。</p> <p class="ql-block">  全聚德烤鸭店如今拥有近百家国内外分支机构,正向着"中国第一餐饮,世界一流美食,国际知名品牌"努力。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周总理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p> <p class="ql-block">  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请一位名叫钱子龙的秀才题写匾额,一挂即是一百多年,但有人提出"德"字少一横。德字在书法,匾额上少一横也是规矩的。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康熙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没一横,郑板桥书法中德字也少一横,北宋真宗年(1004)铸造的"景德通宝"的德字也没一横。可以得出结论,德字有两种写法,全聚德为了保持其匾的历史原貌,一直挂着"德"字少一横的匾。</p> <p class="ql-block">  都一处烧麦馆最早以經营烧饼,炸豆腐,烧酒的小铺,俗名"醉葫芦"。开业于乾隆三年(1738),创业人王瑞福。乾隆17年(1752)乾隆皇帝到通州微服私访,深夜回京,因除夕京城仅此一家酒店未关门,乾隆就此用餐,王掌柜热情服务使龙颜大悦,给店取名"都一处"并派人赐匾,乾隆赐匾后,许多人来看匾,生意甚为兴隆。</p> <p class="ql-block">  乾隆御赐的虎头匾椭圆形,黑漆油饰字贴金箔,乾隆亲题的"都一处"三个大字刚劲洒脱,尽显天子风范。匾的四周刻有蝙蝠图案,暗喻"有福"。左右侧的蝠头又形似两朶玉兰花,各有九个花瓣,代表天长地久。据说文革中这块匾被砍一刀,被员工藏在库房杂物下,1981年恢复老字号油饰整理后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生前常偕夫人前往都一处用餐,1964年郭老提匾"都一处",其夫人于立群为店手书了壁书。</p> <p class="ql-block">  有首藏头诗赞美都一处:"都城老铺烧麦王,一块黄匾赐辉煌。处地临街多贵客,鲜香味美共束尝。"诗把都一处的历史,经营特色,烧麦的鲜香味美一一道出。</p> <p class="ql-block">  都一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获商业部金鼎奖和中华名小吃等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简称"大栅栏"。占地面积1.15平方千米,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时称廊房四条,明弘治元年(1488)在胡同口没立栅栏,故改称"大栅栏",清末此地商业发达,形成商业街区。街区有劝业场,谦祥益,瑞蚨祥等老字号商店。</p> <p class="ql-block">  瑞蚨祥1862年创建于济南,山东章邱县人孟雒川家族在周村创业发家,在北京大栅栏开设了这家绸布店。</p> <p class="ql-block">  瑞蚨祥以一对母子蚨图案申报注册为自已的商标,可见创始人对商业文化的高度肯定。</p><p class="ql-block"> 店名瑞蚨祥中的瑞字是瑞气的象征;蚨字取其晋代《搜神记》卷十三记载的青蚨还钱的寓意(因青蚨还钱典故它又成为钱币的别名);祥字吉祥之意,所开商店均是祥字号。总之,瑞蚨祥是瑞气吉祥,财源茂盛之意。</p> <p class="ql-block">  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顿曾说"我创立沃尔玛的最初灵感,來自中国一家古老商号,它的名字來源于传说中一种可以帶來金钱的昆虫,我想它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企业"。由此可见瑞蚨祥的影响力至高至强。</p> <p class="ql-block">  瑞蚨祥营业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天井式的房屋结构,以经营绸缎,呢绒,皮货为主。</p> <p class="ql-block">  目前瑞蚨祥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丝绸第一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消费者信赖的著名品牌等多项殊荣。 </p> <p class="ql-block">  慈禧的寿袍,光绪的龙袍,天安门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均是瑞蚨祥提供的。</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2月7日,毛泽东在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谈话中指出:"历史的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p> <p class="ql-block">  大观楼被誉为"中国电影诞生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当时从茶楼更名为"大观楼影戏园",开始放电影。1913年更名为"大观楼影院"。大观楼影城因其连续放电影长达百年且始终原址不变而荣获世界基尼斯纪录的殊荣。2005年12月2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大观楼影城命名为"中国电影诞生地","中国电影第一厅"。现在影城依旧弥漫着往昔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影城外面有中国电影之父任庆泰先生的塑像,1905年任先生和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携手共同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戏剧影片《定军山》,并在大观楼影城首次放映,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p> <p class="ql-block">  尹三豆汁1997年由尹新安创业。豆汁不仅是北京传统小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养胃,排毒,清火的功效。喝豆汁配焦圈和咸菜,酸香配咸脆,美味无比。对于老北京人來说,豆汁早已不是饮品,而是一种乡情。尹三豆汁自2020年始连年获得了米其林餐厅推荐的殊荣。</p> <p class="ql-block">  尹三豆汁不断开发新品种,这款奶皮子酸奶丝滑鲜嫩,奶香味足,带回家慢慢品尝。</p> <p class="ql-block">  还开发出豆汁冰激凌,引起娃和我的极大关注,冰激凌边上还插一焦圈,却没有咸菜丝的份,25元一份。我看到外国友人和外地游客吃进第一口,表情沦陷,崩溃,想扔却又贴进嘴边,表情平静,接着一口两口化在舌尖上。我感觉豆汁味还挺浓,有淡淡的豆香和奶香味,口感绵密,冰凉爽口。</p> <p class="ql-block">  游览一天前门历史文化景区,让娃了解老字号历史与民族商业的价值,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前门大街不止是一个景点,它是与历史沟通的桥梁,是了解中国文化,思考社会进步的历史隧道。每次走在青石板上我都感到震撼,通过前门大街看到了北京一半是红尘,一半是历史。它承载着过去的辉煌,也彰显着现在的繁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