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人 轶 事,——白居易与千古绝唱《长恨歌》

秦中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唐朝的浩瀚星空中,白居易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情感,照亮了中国文学的长河。而他的《长恨歌》,则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星空之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午后,长安城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酒香。白居易与几位挚友相约在城郊的一处幽静庭院,庭院中花木扶疏,池水如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们围坐在石桌旁,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酒过三巡,众人皆已微醺,气氛愈发热烈。白居易平日里就以豪放不羁著称,此刻更是放开怀抱,畅饮高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在众人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时,白居易突然沉默了下来。他的目光穿过庭院,似乎穿越了时空,停留在了那遥远的往昔。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情感,那是对历史的感慨,对爱情的遐想。他想起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那是大唐盛世中最绚烂也最凄美的篇章。他们的爱情曾经如烈火般炽热,如繁花般绚烂,却最终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化为泡影,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白居易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随手拿起桌上的笔,在面前的宣纸上挥毫泼墨。他的笔触如行云流水,却又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昂。他写下了“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开篇便点明了唐明皇对爱情的渴望;接着,他细腻地描绘了杨贵妃的美貌与风情,“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个倾国倾城的女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的笔下,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如梦似幻,他们在华清池的温泉中嬉戏,在长生殿的夜空中盟誓,那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然而,白居易并没有沉溺于这美好的幻境。他深知,爱情并非总是甜蜜的,它也有无奈与痛苦。当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被迫逃离长安,杨贵妃在马嵬坡香消玉殒,白居易的笔下也充满了悲凉与哀怨。“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那是对爱情的无奈,也是对命运的叹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唐明皇在蜀中的日子里,对杨贵妃的思念如影随形,“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明皇的悲痛与思念,让读者感受到了爱情的深沉与执着。当白居易写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时,他的笔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看着周围的朋友们,眼中满是感慨。朋友们也被他的诗深深打动,一时之间,庭院中陷入了寂静。良久,一位朋友才打破了沉默:“居易,你这是在写诗,还是在做梦啊?”白居易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写诗,还是在做梦。他只知道,他的心中有着太多的情感,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白居易醒来时,发现自己还坐在庭院中,宣纸上的字迹已经干涸。他拿起那张纸,看着上面的诗句,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昨夜写下的是一首绝妙好辞,一首能够流传千古的诗篇。他将这首诗命名为《长恨歌》,因为他知道,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是一场永恒的遗憾,是一段无法忘怀的“长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恨歌》问世后,立刻在长安城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传颂这首诗,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所感动。白居易也因此声名大噪,成为了唐朝文坛的巨匠。然而,白居易并不在意这些虚名,他只希望自己的诗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无奈。白居易与《长恨歌》的故事,如同一场美丽的梦境,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在我们的心中回响。他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的才华与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与永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