鸊鷉——拍自滨海新区石油路的河道里

开心果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二零二五年二月九日》</p> <p class="ql-block">我国仅小鸊鷉,全长约27厘米,矮扁,体重约210克。繁殖羽:喉及前颈偏红,头顶及颈背深灰褐,上体褐色,下体偏灰,具明显黄色嘴斑;非繁殖羽:上体灰褐,下体白。 留鸟。常单独或结群活动。飞行笨拙,但善于游泳、潜水。在水草丛中建造能随水位升降的浮巢。遇到危险时会将幼鸟藏在翅膀下潜水逃避。清晨和黄昏时常发出快速带颤音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繁殖季节颈部的羽色栗红,冬季颈部羽色变淡。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方式通过潜水追捕。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也吃虾、蜻蜓幼虫、蝌蚪、甲壳类、软休动物和蛙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水草等少量水生植物。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边浅水处水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数为留鸟,少数迁徙。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繁殖的鸟类多数为夏候鸟,春季于3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往南迁徙。少数个体留在当地不冻水域越冬。南方地区种群多为留鸟。</p> <p class="ql-block">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3-5只或10余的小群。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亦能行走,但行动迟缓而笨拙。飞行力弱,在水面起飞吋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在陆地上则根本不能起飞。飞行距离短而且飞得不高。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拖于尾后,两翅鼓动较快。性活跃。活动时频频潜水取食。休息时常一动不动的飘浮于水面。遇到危险则游入水草丛中或潜入水下隐藏,不时又在附近露出水面。有时它又沉入水中,仅留嘴和眼在水面,其状似鳖,故有“王八鸭子”之称。</p> <p class="ql-block">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方式通过潜水追捕。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也吃虾、蜻蜓幼虫、蝌蚪、甲壳类、软休动物和蛙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水草等少量水生植物。</p> <p class="ql-block">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边浅水处水草丛中。巢属于浮巢。通常咬断芦苇作巢基,置巢于芦苇丛之间,飘浮于水面上,能随水的涨落而起落。形状呈一圆台状,好似一截顶圆锥体,上窄下宽。巢全由芦苇和水草构成,内垫以苔藓或无任何内垫物。巢的大小为外径为15-18厘米。内径10-12厘米;巢深3-7厘米;巢高30-36厘米,水面露出部分为6-10厘米。每窝产卵4-7枚,但也有2-10枚的。卵刚产出时为白色或灰白色,随后变为污白色或污褐色。卵的形状为椭圆形、梨形和葫芦形三种形状。卵的大小为24-27×33-39毫米。平均26.2×36.7毫米,重量10-13克,平均11.36克。雌雄鸟轮流孵卵。离巢时亲鸟用巢边的水草将卵盖住。孵化期19-24天,亦有报告为23-28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2天即能下水游泳。</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欣赏点赞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