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汕头邮政总局观英歌舞

智慧丛生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0日,大年初二上午,游览完汕头老妈宫和小公园后,导游安排我们先到汕头邮政总局旧址参观,然后去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游览。</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是邮政局的常客,经常寄邮件,买报纸、杂志,更多的是买邮票,因我1958年就开始集邮,算是资深集邮爱好者了,故对邮政局有特殊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汕头邮政总局旧址正面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汕头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中,汕头邮政总局旧址静静伫立在城市的一角,宛如一位沉默的长者,虽不张扬,却以独特的姿态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承载着这座城市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珍贵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一走近邮政总局旧址,便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这座建于1922年的建筑,融合了巴洛克风格与潮汕传统建筑元素,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显得古朴而庄重。</p><p class="ql-block"> 米黄色的外墙,在阳光的轻抚下,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仿佛在邀请每一位路过的人,走进它的世界,探寻那段被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立柱顶端的精美图案历经近百年的岁月打磨,依然清晰可见,它们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见证了无数人在这里寄信、收信,传递着亲情、友情与爱情。</p> <p class="ql-block">  踏入其中,一种静谧而怀旧的氛围扑面而来,仿佛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久违了的邮政自行车首先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展板上,一幅幅老照片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它们记录了邮政总局不同时期的风貌,以及汕头邮政事业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从早期的人力投递,到后来的自行车、摩托车投递,再到如今的现代化物流配送,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让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这些我十分熟悉的老纪念、老特种邮票,每一张都有着独特的图案和故事,它们是邮政历史的生动见证,也是集邮爱好者眼中的珍宝。</p> <p class="ql-block">  看到1980年发行的第一轮生肖猴票,勾起我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1981年初,位于湘春路上的长沙市工人文化宫搞围棋活动,我当时在东区人民政府工作,应邀参加。</p><p class="ql-block"> 文化宫附近的北正街“和记”粉馆旁有间邮政所,我顺便进去看看有无发行不久的第一轮生肖鸡邮票,碰巧看到还有第一轮生肖猴票出售,虽然猴票是1980年元旦发行的,时隔一年,还有出售,说明当时社会上还并没有炒作邮票。</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的月工资是42元,自己只是集邮爱好者并非邮商,一次不会多买邮票,我花了一元六角钱买了20枚猴票,之后几年内寄信陆续用掉了12枚,谁会想到30年后,黄永玉老先生画的第一轮生肖猴票每枚涨了16万倍,达到惊人的每枚12000元呢,我贴猴票寄出去的信真是每封“家书抵万金”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各种类型的邮资明信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保存了老式的电报机,虽然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曾经发出的滴滴答答的声音,却仿佛依然在耳边回响,诉说着那个信息传递靠电波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在邮政总局旧址,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体会到浓浓的人文情怀。一封封家书,承载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一张张明信片,传递着朋友之间的祝福与问候。</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邮政总局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人们的心灵,让爱与关怀得以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之间传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参观汕头邮政总局旧址的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个邮筒和邮差的雕塑是历史的还原,无数人通过它或他寄信、收信,传递着亲情、友情与爱情。</p> <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现代通讯技术已经日新月异,但邮政总局旧址依然保留着它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汕头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它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让人们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汕头的邮政历史和城市发展脉络。</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过去与现在相互交融,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表现清代邮政的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邮政总局旧址,心中满是感慨。这座古老的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它见证了汕头的繁荣与变迁,也见证了人们情感的传递与延续。希望它能一直屹立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着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汕头,爱上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汕头邮政总局旧址,旅游团驱车来到位于汕头市濠江区南滨路南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p><p class="ql-block"> 参观前,导游安排我们在该中心欣赏一场潮汕地区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英歌舞”。</p><p class="ql-block"> 英歌舞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25年1月28日央视春晚上,来自广东揭阳普宁的英歌舞队,在春晚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战舞”的豪迈与激情,伴随着“满眼东方潮,盛世舞英歌”的歌声,英歌舞传人和舞蹈演员们跳起了“中华战舞”,展现了中华民族自信昂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使得英歌舞迅速在全国走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英歌舞宣传图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歌舞是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的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等剧‬地方艺术‬的民间广场舞蹈。</p><p class="ql-block"> 英歌舞为大型团体舞,舞者通常为双数,以36人、72人,108人为主,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相互对击,在大锣伴奏下边打边旋转,图阵变化复杂,节奏鲜明,动作强劲有力,情绪热烈。</p><p class="ql-block"> 英歌舞歌颂的是扶正压邪、团结战斗和勇敢拼搏的英雄气概,是潮汕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水浒传》中梁山108将的脸谱高高悬挂在演出场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英歌舞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乔装攻打大名府抢救卢俊义的戏曲影响始自明代中期。</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将观摩的这场英歌舞还未开演,空气中便弥漫着历史与文化交织的独特气息,一场震撼人心的英歌舞表演,就在这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里热烈开场,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表演尚未开始,舞台周围就已围满了观众,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情,不时交头接耳,对即将开始的英歌舞充满了好奇。</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人群中,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目光紧紧地盯着舞台。只见舞台上挂着着鲜艳的锦旗,上书“汕头市潮汕历史博览中心潮博英歌队”,它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即将开启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阵激昂的锣鼓声骤然响起,英歌舞表演正式拉开帷幕。舞者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饰,犹如一群从历史画卷中走来的英雄豪杰。</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服装以红、黄、绿等鲜艳的颜色为主,搭配上精美的刺绣和装饰,在舞动间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每个人的脸上都画着独特的脸谱,或威武、或灵动,每个表情都仿佛在传达着独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精彩的英歌舞表演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领舞者身姿矫健,手中的舞槌挥舞得虎虎生风,动作刚劲有力,充满了力量感。他的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跳跃,都像是在向观众展示着英歌舞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在他的带领下,其他舞者紧密配合,整齐划一地舞动着手中的舞槌,发出清脆响亮的敲击声。那声音与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激昂澎湃的乐章,回荡在中心的每一个角落,让人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  英歌舞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融合了武术、戏曲等多种元素。舞者们时而腾跃而起,如猛虎出山;时而急速旋转,似旋风过境;时而又两两相对,互相敲击舞槌,仿佛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英歌舞视频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动作刚柔并济,既有力量的爆发,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为他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们还不时发出高亢的呼喊声,那声音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仿佛要冲破云霄,将英歌舞的热情传递给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表演过程中,我注意到观众们的反应十分热烈。大家都被舞者们的精彩表演所吸引,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离开舞台。有的观众不禁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点头,有的则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录像,想要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被舞者们的精彩动作逗得哈哈大笑,眼中充满了好奇与崇拜。而老人们则看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从这场表演中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表演结束后,观众们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愿散去。舞者们纷纷上台谢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热情的观众纷纷涌上舞台,与心目中的“英雄好汉”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英歌舞的演员们也很高兴地配合观众合影,演员和观众融洽互动,场景温馨感人。</p> <p class="ql-block">  这场英歌舞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潮汕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英歌舞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以及潮汕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在博物馆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空间里,英歌舞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艺术氛围完美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笔者在汕头市邮政总局旧址前与雕塑同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场英歌舞表演,不仅为观众们带来了欢乐和感动,也为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文化色彩。它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更加珍视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杨志存</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