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庙即复圣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城北门内陋巷街北首,与孔府后花园隔街遥对,是祭祀孔门弟子颜回的祠庙。颜庙始建年代不详。原建于曲阜城东北三公里的五泉庄附近。元初重建,经十年落成。元大德末,旧庙毁。公元1317年(元延祐四年)迁其至陋巷故址。 公元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修建,奠定现存规模。颜庙已有680年的历史。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论语》中有不少关于颜回的记载,因而他也成为后世人最为熟悉的孔门弟子之一。历代文人学士对他推尊有加,历代统冶者也无不尊奉颜子。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尊颜回为先师。公元739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兖国公。公元1330年(元文宗至顺元年)加封为兖国复圣公。 颜庙庙基南宽北窄,占地36亩(24000平方米),东西三路布局,前后五进庭院。现存元、明、清建筑24座159间,金至清碑刻53通,古树500余株。正殿复圣殿供奉颜子塑像,中路从南到北依次为陋巷坊、优入圣域坊、卓冠贤科坊、复圣庙坊、复圣门、陋巷 井亭、归仁门、明碑亭、仰圣门、乐亭、复圣殿、两庑、寝殿。东路为克己门、祭器库、见进门、退思堂、家庙基址;西路有复礼门、杞国公殿、杞国公寝殿。 <b>复圣庙坊</b><br>复圣庙坊位于庙的正门外,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修庙时添建。此坊为石质,四柱三间,柱出头,无楼;明间额篆书“复圣庙”三字,上面雕刻有火焰。柱子呈八角形,用石鼓夹抱,上端刻有云板,边柱上顶仰莲座,中间二柱踞蹲兽。<br> <b>复圣门</b><br>复圣门为颜庙的正门,明正德二年建,其后多次重修,1980年曾揭瓦。现门阔三间,深二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前后檐柱为石质,八棱,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门的上面有“复圣门”匾额,无落款。<br> <b>陋巷井亭</b><br>穿过复圣门,院内有颜回当年用的水井一眼,因颜子居陋巷而得名“陋巷井”。元代于井上建亭,今井亭呈六边形。井的北面有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立的“陋巷井”石碑一通,碑正面刻有清康熙时代年款,为重修井亭后所刻。<br> <b>归仁门</b><br>归仁门是颜庙的第二道门。元代始建时为颜庙的正门,名棂星门。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倒塌,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建时改名归仁门。<br> <b>明碑亭</b><br>穿过归仁门,大路两侧各有一座碑亭。路右侧的叫“正统碑亭”,亭内立明朝英宗《御制兖国复圣公新庙之碑》,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应颜子五十九代嫡孙颜希仁奏请刻制建亭的。左侧的叫“正德碑亭”,明正德四年(1509年)立,形制与正统碑亭相同,亭内立明朝武宗《御制重修颜子庙碑》。<br><b>正统碑亭(外)</b><br> <b>正德碑亭(内)</b> <b>仰圣门</b><br>仰圣门始建于元代,时名“神门”,明正德二年(1507年)改称“仰圣门”,现为颜庙第三门。<br> <b>乐亭</b><br>穿过仰圣门,古柏之间,有一座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的亭子,名曰“乐亭”,系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所建。宋代位于陋巷井侧,明正德二年(1507年)迁于今处。<br> <b>复圣殿</b><br>复圣殿位于乐亭的北面,为颜庙正殿,是祭祀颜子的主要场所。复圣殿始建于元代,当时为五间重檐。明正德年间重建,面阔7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殿脊高17.48米,深17.10米,阔31.22米。殿有回廊,殿前有四根石雕龙柱,其他十八根为八角石柱。殿中神龛内供奉颜回塑像。<br> <b>复圣殿后立面</b> <b>寝殿</b><br>始建于元延佑年间,时名“夫人殿”。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建,后多次重修,是供奉颜子夫人戴氏的地方。戴氏为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元元统二年(1334年)被追封为“兖国夫人”。明朝后称复圣夫人。<br> <b>古木参天</b><br>颜庙内有松、柏、槐等古树500余棵,其中树龄最长的白皮松相传植于唐。古木参天,环境清幽而静谧,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