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聊聊八卦</b></p><p class="ql-block">文/周盛发【知一】</p><p class="ql-block">说起八卦,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茶余饭后的小道消息、明星绯闻之类的谈资。但今天我想聊的,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一些古老建筑的装饰上,或是传统书籍的插图里,初次见到八卦图,那黑白相间、相互交融的阴阳鱼,以及周围排列有序的卦象符号,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密码,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说说伏羲的先天八卦。相传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中感悟出了这一套伟大的理论。先天八卦以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将自然现象与抽象的符号对应起来。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卦象,却蕴含着对世界最原始、最朴素的认知。它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每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和运行规律。就像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晴天与雨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而先天八卦用一种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演绎出了后天八卦。这一变化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结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后天八卦重新调整了卦象的方位和顺序,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对人事的指导意义。如果说先天八卦侧重于对自然规律的揭示,那么后天八卦则更倾向于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被广泛应用于风水、命理、中医等多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指导和参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看看八卦背后的文化传承脉络。传说有巢氏生了燧人氏,燧人氏又与华胥氏生下了伏羲。这一个个名字,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物标识,更是一部部生动的历史篇章。他们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从学会搭建巢穴、掌握取火技术,到伟大的智者伏羲总结出对世界的认知理论——八卦,人类在不断进化,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乙就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方,五方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九宫生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六十四卦,化生宇宙万物。”这段看似复杂的论述,实则是对八卦理论衍生和发展的一种概括。它描述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世界生成过程。无极代表着一种混沌、无形的状态,就像宇宙诞生前的模样;太极则是一种初始的、统一的状态,蕴含着阴阳两种力量;两仪就是阴阳的具体体现,有了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才有了世间万物的变化;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四象、五方、六合等概念不断丰富和细化,逐渐构建起一个庞大而有序的宇宙模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其中,天干地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天干地支组合纪年,六十年一循环,形成了独特的纪年法,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二十四节气更是指导着农业生产,“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民们依据节气安排农事,播种、耕耘、收获,年复一年,生生不息。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在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为我们的文化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十四卦则是八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每一个卦象都有独特的含义和象征,通过不同的组合变化,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抉择时,或许可以从卦象中找到一些启示和方向。当然,这并非迷信,而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智慧的借鉴和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卦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无法像古人那样深入研究和运用八卦理论,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种对世界的敬畏之心,一种整体思维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不妨偶尔停下脚步,回顾一下这些古老的智慧。当我们再次看到那熟悉的八卦图时,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自然的规律不会改变,人类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原则不会改变。八卦文化就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领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从容、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编者 周盛发1964年出生于浙江西施故里诸暨,字云龙,号知一、铁石斋主人,授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著名人物画大家方增先教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弟子张德文老师以及美术评论家郑竹三老师!三位老师的入室弟子。现担任中国王羲之书画研究院浙江分院副院长,全联黄宾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名誉主席、青年文学家·浙江作家理事会副主席、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方增先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等职,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游历了多个国家,被誉为国礼画家 文化特使,在艺术文化领域贡献卓越,作品被众多国內外人士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