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凤仪“春醮会”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民间俗称“迎灵官”、“办皇坛”或“接帅老爷”,这项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民俗活动,是凤仪居民对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生动体现。它已被评为市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入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春醮会”于每年正月十五举行,人们通过这一盛事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清吉平安。</p> <p class="ql-block">传统习俗中,正月十三接帅,传说帅是值年太岁殷蛟,接帅之日有许多禁忌,需将帅迎接到帅府安奉。正月十四朝会,主要供奉神像以表敬意。正月十五正会,一场盛大的迎会游街活动拉开帷幕,人们抬着神像巡游,接受善男信女的膜拜,场面庄重而热烈。</p> <p class="ql-block">如今,“春醮会”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祭祀仪式,更融入了丰富的民众娱乐元素,成为了一个综合性节日。活动期间,洞经古乐悠扬,高跷杂技惊险,耍龙舞狮欢快,秧歌花灯绚丽,这些民俗表演为节日增添了无限活力。由各村社村民组成的盛大队伍,首尾相连,绵延数条街巷,场面壮观,吸引了无数民众前来观赏,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位老凤仪人,我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深的眷恋。凤鸣完小、大理三中,北街、东街、西街、南街,文庙、西边潭子、三哨水库、波罗江和凤山,这些地方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它们一直在我心中魂牵梦绕。每当我回到这里,都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欢笑与温暖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这天,我早早地从大理出发,来到凤鸣镇的西街闹市区。没有预先设定的目标,只是静静地漫步在每一条熟悉的街道中,用心去感受那份独特的乡愁和年味。我的心是平静的,但思绪却如泉水般涌动。手中的相机也仿佛有了生命,快门不停地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按照传统民俗举办的春醮会热闹非凡。时隔多年后再次见证这一盛事,我感到无比欣慰。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度过人生最美好童年的土地。如今,我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再次融入到这场盛大的节日庆典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些民族的传统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思想感情。春醮会承载着凤仪人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清吉平安的美好愿望。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回归本心,传承和延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