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购买的第七张正版CD,首先是被卡拉扬的名气所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环球438002-2</p><p class="ql-block">20世纪欧洲的“指挥皇帝”卡拉扬指挥麾下的超级乐团柏林爱乐演奏的贝多芬作品一向深受大众青睐。这张“金色-卡拉扬”CD收录的就是他们第四次合作的“贝交”全集中的“英雄”交响曲和“埃格门特”序曲。</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环球金装版,“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一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p> <p class="ql-block">严格地说,年轻的赫伯特·冯·卡拉扬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并已被维也纳技术大学录取。 事情变得相当不同——音乐成为他的职业生涯,但对技术创新以及如何开发和利用它们的迷恋是他一生的。 他对快速汽车和飞机的热情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他从未仅仅为了技术本身而被技术所吸引。 他感兴趣的是技术在人类努力中的应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把它服务于自己的毕生工作。 他的录音跨越了50多年,追溯了该媒体技术演变的历史。 Karajan在致力于新媒体及其在实现艺术目标方面的潜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p><p class="ql-block">Deutsche Grammophon不是最早将立体声录音推向市场的公司之一。 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立体声唱片出现在黄色标签下,绕过了新媒体的初期,创造了一种技术轰动。</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促使Karajan回到20年前他录制第一张唱片的公司的最不重要的因素。</p><p class="ql-block">又过了20年,“数字”这个神奇的词被传来传去。 即使是“内部人士”也需要被放在照片中。 然而,Herbert von Karajan已经在那里(“其他任何东西都是煤气灯”),从一开始就成为这种创新的拥护者。</p><p class="ql-block">当卡拉扬敦促他的唱片公司今后</p><p class="ql-block">在录制录音时只使用数字手段。</p><p class="ql-block">1980年,卡拉扬的魔笛成为第一个发行的德国留声机数字作品。 然后迅速接连-一种种族</p><p class="ql-block">Toire",</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他的重复”的新录音,通常是卡拉扬的第三或第四版作品,以便通过最先进的技术为未来保留他的音乐创作。 他足够现实,知道这些开创性阶段之后将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发展。 他对进步的信念的特点是,这个过程的后期完善应该转向早期数字时期的录音。 他的愿景已经实现。</p><p class="ql-block">在卡拉扬技术顾问的个人监督下,并得到他艺术遗产管理员的批准,他从1980年开始录制的录音已经使用最新的技术进行了翻新。 所有参与这项任务的人都这样做,坚信已经实现了伟大的指挥家的意图。</p><p class="ql-block">这个新版本的20张光盘的发行恰逢赫伯特·冯·卡拉扬的第85次诞生-一天。</p><p class="ql-block">它在数字盒式磁带DCC上同时发布是第一个出现在这种最新媒体中的大型版本,就在它推出几个月后。</p><p class="ql-block">Karajan总是在他的作品中利用音乐盒,很快就认识到了它的优势,并开始将其视为最实用和最便携的音载体。 DCC会是他心灵的媒介。</p> <p class="ql-block">关于“Sinfonia Eroica”的英雄角色</p><p class="ql-block">斯特凡·昆泽</p><p class="ql-block">贝多芬的声誉在1802-03年达到最高水平,这标志着他一生的危机和转折点。 这方面的第一个文件证据可以在动人的“Hei-ligenstadt遗嘱”(1802年10月)中找到,该遗嘱对最初的耳聋的意识,但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其他言论的记载表明,贝多芬的艺术思想正在发生变化。 据Czerny说,大约在1803年,据说他对他的小提琴家朋友Krumpholz说:“我对我迄今为止写的东西只适度满意。 从现在开始,我的意思是走一条新路。” 早些时候(10月)</p><p class="ql-block">1802年)他向出版商描述他的钢琴变奏曲作品34和35为“以一种非常新颖的方式作曲”</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Eroica Varia-</p><p class="ql-block">Tions”op.35可以被称为第三交响曲结尾的舞台——当然是独立的。 理查德·瓦格纳将这个主题描述为“原始旋律”,事实上,它确实具有基本主题模型的质量,正如我们在《Eroica》的结局中发现的那样,它注定要成为交响乐发展的基础。 它实际上可以追溯到贝多芬在他的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op. 43(1800-01)中再次在最后一乐章中使用的对立;事实上,“Eroica”的结局本身可能被称为一个ide-yalized,Promethean舞蹈运动。 交响乐的所有四个乐章都表明,作曲家开始了崇高、不朽的情感的新区域,就像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其他作品中所做的那样,并表现出与交响乐的“选择性亲和力”——“Kreutzer”奏鸣曲op.47,“Waldstein”奏鸣曲op.53,“Ap-passionata”奏鸣曲op.57和Razumovsky Quartets op。 59.</p><p class="ql-block">第三交响曲(1806)原版的完整标题是“Sinfonia Eroica... com-posta per festeggiare il sovvenire di un grand Uomo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创作)。 贝多芬在1803年完成了交响乐的主要工作,打算将其命名为“波拿巴”</p><p class="ql-block">。 在那些年里,拿破仑</p><p class="ql-block">在包括黑格尔和歌德在内的许多当时的领军人物看来,他们是注定要指导世界历史并总体上实现法国大革命理想的伟大人格的化身。 当在维也纳得知1804年5月拿破仑宣布自己为皇帝时,贝多芬愤怒地刮掉了拿破仑的名字。 拿破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死人”,据说他惊呼道,并且会</p><p class="ql-block">践踏所有人权......成为暴君。 贝多芬心中英雄的想法是</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与为解放的人类而努力密不可分。 然而,即使据说拿破仑的人促成了交响乐,作曲家的脑海中也没有明确定义的历史人物,更不用说像一些“Heldenleben”中那样有任何实际y或虚构的事件了。 我们在...中看到的“Eroica”是成长为适当的交响乐形式的冲动,这种冲动受到英雄意志的启发,并提升到内部和外部的伟大:这两者都是贝多芬音乐的t特征。 ytt第三交响曲的纯粹物理维度,以其“崇高”的E扁平大调,打破了所有现有的判断标准。 然而,决定性的事实是,特别是在第一乐章无情的开场和弦和后续想法的异常丰富中,主题和度量冲突具有英勇的持续冒险的特征,其中主题胜利地主张自己并实现了最终形式。 该结构绝不受到主题思想的爆炸性能量的威胁;该运动的架构实际上格外严格和紧凑。 不需要“程序”来确定Marcia funebre(Adagio assai)是理想化庆祝英雄记忆(如标题)的核心。 这个葬礼进行曲是C小调的“传统”音调,与钢琴奏鸣曲op.26中的葬礼进行曲不同,不能与实际事件相关:它使听众陷入一个单一的、情感压倒性的事件,游行主题在结尾处溶解在片段中。 Scherzo的狂野、解放的圆舞构成了对大结局变化的扩展介绍,其中贝多芬从contre-danse主题的物理冲动中构建了一个新世界,阴暗的音调最终被驱逐出来。 在1805年4月7日第一次公开演出之前,交响乐在洛布科维茨王子的宫殿里演奏,这是献给他的。 毫不奇怪,许多当代听众无法关注</p><p class="ql-block">音乐的“宏伟而大胆的想法”,并发现它缺乏“光明、清晰和统一”。 然而,还有其他人认为贝多芬,</p><p class="ql-block">“轻视所有约束,在这里以他气质的所有深度和和蔢而表达自己”,称赞这首交响乐是“迄今为止由贝多芬惊人和原创精神产生的所有作品中最广泛和最巧妙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埃格蒙特序曲(1809-10)是作为偶然音乐的一部分创作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为了歌德的悲剧。 音乐是由霍夫堡剧院的导演委托创作的,他决定播放歌德的《埃格蒙特》和席勒的《泰尔》。 根据卡尔·切尔尼,贝多芬主要对泰尔感兴趣,但委托给了维也纳作曲家阿达尔伯特·吉罗韦斯。</p><p class="ql-block">贝多芬在1810年8月21日的一封信中表示,他写了埃格蒙特音乐“纯粹是为了爱诗人”,</p><p class="ql-block">,他把原始乐谱(用作雕刻师的典范)寄给歌德,信中包含以下内容:</p><p class="ql-block">“......这个美妙的埃格蒙特,首先阅读广告,然后以同样的热情通过你的眼睛思考和体验,并开始听音乐-!</p><p class="ql-block">(4月12日)</p><p class="ql-block">渴望听到你对它的看法......</p><p class="ql-block">1811)。 歌德表达了他应有的感激之情。 在...上</p><p class="ql-block">1810年6月15日,埃格蒙特与贝多芬的音乐和安东尼克·亚当-伯格(莫扎特第一个贝尔蒙特的女儿)</p><p class="ql-block">Entführung)在Klärchen的一部分。 序曲不是对作品动作的总体看法,而是完全本着歌德悲剧精神的音乐事件。 沉重的sostenuto开场(在¾时间内)以其黑暗的、充满命运的F小调(与Fidelio的地牢场景相同),其主题的严肃口才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英雄冲突和痛苦的世界。 主要¾ Allegro的主题是如此本能,具有火热和充满活力的决心,结构显示了如此有意识的方向感,以至于贝多芬不需要关注戏剧的不同阶段或不同角色:阐述、简短的发展部分和重述是创造一个具有紧密交织叙事所有特征的令人信服的器乐建筑所必需的。 高潮出现在Allegro的结尾,从最初的sostenuto就已经熟悉的无情的冲压图案导致了突然的突破。 从短暂的、过期的ppp开始,接下来是胜利的Allegro con brio,狂野的胜利进行曲(现在是F大调),预示着附带音乐结束的“胜利交响乐”。 可能很难同意E.T.A. 霍夫曼(Hoffmann)的著名解释(1813年),根据该解释,贝多芬的序曲代表了埃格蒙特和克勒兴的爱情;但当他说“发现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团结在一部宏伟的作品中确实是一种乐趣”时,没有人能不同意他的观点。</p><p class="ql-block">(翻译:马丁·库珀)</p> <p class="ql-block">FRANZ JOSEPH MAX FÜRST LOBKOWITZ(1772-1816)</p> <p class="ql-block">柏林爱乐乐团</p> <p class="ql-block">原始图像位处理</p><p class="ql-block">尽可能忠实地复制录制性能的原始声音图像:这是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开发其创新的全数字混合技术原始图像比特处理的目标。</p><p class="ql-block">这项技术是与Deutsche Gram-mophon在该公司位于汉诺威的录音中心的新4D音频录制系统一起开发的,是基于技术介质本身应该变得完全听不见的概念。 这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让听众享受完全自然的音质。</p><p class="ql-block">ORIGINAL-IMAGE BIT-PROCESSING现在可以重新混合旧的数字录音,以“重新创建”原始声音图像。</p><p class="ql-block">这是通过采用物理声学原理来补偿延迟因素(例如声音到达主麦克风所需的时间)和对音乐信号进行极高分辨率处理来实现的。</p><p class="ql-block">为了将混音的异常精细的位结构转移到数字声音载体(CD和DCC),而不会丢失任何定义,采用了同样由德国留声机录音中心开发的新程序,即正宗位成像(ABI)。</p><p class="ql-block">Deutsche Grammophon的哲学是,单靠技术永远是不够的。 只有当技术由经验丰富的Tonmeister训练有素的耳朵指导时,才能实现最佳音质。 Deutsche Grammophon的</p><p class="ql-block">汤迈斯特</p><p class="ql-block">合并</p><p class="ql-block">技术专长和扎实的音乐教育。</p><p class="ql-block">这个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最新联盟在本版中获得了全球首发。</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些表演的听众来说,可听到的结果将是更大的存在感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Beethoven: Symphony No. 3 "Eroica"; Egmont Overture的曲目列表</p><p class="ql-block">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Eroica': 1. Allegro con brio</p><p class="ql-block">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Eroica': 2.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p><p class="ql-block">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Eroica': 3. Scherzo. Allegro vivace</p><p class="ql-block">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Eroica': 4. Finale. Allegro molto</p><p class="ql-block">Egmont, Op. 84: Ouverture: Sostenuto, ma non troppo - Allegro</p><p class="ql-block">路德维希·范·贝多芬</p><p class="ql-block">(1770-1827)</p><p class="ql-block">交响曲号 3 Es-dur op. 55 »Eroica«</p><p class="ql-block">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Eroica》</p><p class="ql-block">Symphonie n° 3 en mi bémol majeur «Héroïque»</p><p class="ql-block">Sinfonia n. 3 in mi bemolle maggiore "Eroica"</p><p class="ql-block">1. 快板</p><p class="ql-block">2. Marcia funebre。 阿达吉奥·阿赛</p><p class="ql-block">3. Scherzo。 活日快板</p><p class="ql-block">4. 大结局。 阿莱格罗·莫尔托</p><p class="ql-block">埃格蒙特行动。 84</p><p class="ql-block">Ouvertüre • Overture • Ouverture</p><p class="ql-block">Sostenuto, ma non troppo - 阿莱格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