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古月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0116021</p><p class="ql-block">作 者:古月英</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这次参加[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举办的《味蕾上的乡愁》征文活动,荣获证书,非常高兴!虽然没拿到好的奖项,我深知自己水平有限,还需要加强学习!虚心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努力加油!真诚美篇平台、感谢[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的主持人老师和管理团队各位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对本人拙作的支持与鼓励!老师们辛苦了!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健康快乐、阖家幸福美满、万事如意!祝美友圈越办越好、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粮归仓,田野宽阔暂时荒。</p><p class="ql-block">成为儿童游乐场,玩游戏,捉迷藏;</p><p class="ql-block">挖泥垒窑检柴忙,点火烧窑焕红光。</p><p class="ql-block">大火熊熊映脸庞,烟熏火燎汗流淌。</p><p class="ql-block">儿时伙伴情谊长,欢声笑语暖心房。</p><p class="ql-block">炭火红红留窑堂,放入红薯窑封上。</p><p class="ql-block">炭火拥抱暖洋洋,红薯香甜慢释放。</p><p class="ql-block">空气随风阵阵香,即可翻窑把薯亮。</p><p class="ql-block">香味馥郁扑鼻腔,沁入心脾人舒爽。</p><p class="ql-block">揭皮露肉色金黄,密样糖液在流淌。</p><p class="ql-block">垂涎欲滴三尺长,迫不及待想品尝。</p><p class="ql-block">入口即化唇齿香,软糯醇厚甜蜜样。</p><p class="ql-block">满足味蕾饱腹腔,打窑烤薯乐无疆!</p><p class="ql-block">红薯好吃富营养,经常食用体健康!</p><p class="ql-block">花甲之年思故乡,乡愁之情永难忘!</p> <p class="ql-block"> 对于在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还很贫穷,尤其是生长在农村的我们,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见到为数不多的猪肉,平时难得吃上一顿肉,山珍海味更是闻所未闻。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因为穷,食不果腹,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食物如:红薯,豆类、萝卜、竹笋……等,给予了人们营养、伴随我们成长,尤其是它们的一些花样吃法,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一直是很留念。每当想起仍令人垂涎欲滴,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难忘的美食当中,红薯看似最普通,价格最低廉的一种食材,它却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相传,红薯最早起源于南美洲。明朝万历年间,1593年,福建商人陈振龙和他的儿子陈经纶,将红薯藤编织在缆绳中,经过七天七夜的行程,历经千难万险从菲律宾吕宋岛带回家乡种植并推广,缓解了当时的饥荒问题。</p><p class="ql-block"> 红薯的引入对中国农业和人口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其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的特点,红薯迅速在中国各地推广,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我们小时候的主要食物来源便是红薯,一年有半年没有米饭吃,全靠红薯充饥。能让祖国亿万万同胞存活并使人口迅速增长,红薯功不可没!心怀感恩!</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红薯的品种逐渐增多,现在 红薯的品种多达16种以上,最常见的颜色有红、黄、白、紫等,还有花心红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红薯营养丰富,可谓全身都是宝,红薯嫩叶可当蔬菜吃,根茎薯块既可当饭也可当菜、还可以当零食吃,让人饱腹、解馋、补充营养、增强体质……。须根及红薯藤可做猪牛饲料, 沤至腐烂后可当肥料等。</p> <p class="ql-block"> 红薯生吃、熟吃、晒干吃都可以。熟吃可蒸、煮、烤、炸、精制成粉条等等。总之,红薯吃的方法有很多,无论哪种吃法都很美味,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吃烤红薯,而烤红薯也有多种烤法,可在柴火灶里烤,也可在炭火炉子里烤。现在科技发达了,还可用各种烤箱、微波炉烤制,还有一种烤法叫做:地窑焖烤法。味道特别出众。最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便是这种地窑焖烤红薯!</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金秋时节,降雨量少,天干地燥,气温凉爽,对于农村小孩来说,是最舒适、最好玩、最幸福、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因为田地里的主要农作物成熟了,是收获的季节,稻谷成熟收割归仓,地里的红薯也已成熟了,收获的喜悦难于言表,有的稻田会继续种一些应季农作物,而有的稻田则暂时荒废,让其静养等来年再种稻谷。这些田地便成了儿童们的游乐场所。田里的稻草堆,泥土便是我们最好的玩具。三五成群在田地里捉迷藏,追逐嬉戏,玩游戏。最难忘的游戏是打地窑烤红薯。其过程是在空空旷的田野上先取泥块堆砌成一个窑炉,捡些枯草干柴将土窑烧红,待柴草烧尽无烟时将红薯丢进炭火中,然后将土窑推倒,并用木棒将表面的泥块敲碎,使其严严实实的覆盖红薯,使红薯在这种封闭的高温环境中脱水、变软、变熟、变成舌尖上的美味。</p><p class="ql-block"> 等待红薯的香味从泥缝中钻出来,散发到空气中。等待是需要耐心的,这时每个人口中的 唾液情不自禁的多了起来,肚子也会咕噜咕噜唱起了欢快的歌谣。当香味越来越浓郁略带焦糖味时就可以了,每个人都迫不及待的一齐动手,迅速扒拉开红薯上面的泥土,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增,将皮皱软绵带黑的红薯扒到凉地上稍微冷却,一个个不顾烫手,便争先恐后拿起滚烫的红薯右手抛到左手,又迅速抛回右手,来回不停的抛几次,嘴巴也不停的吹气,那场景好似一个个在表演杂技,令人哭笑不得。</p> <p class="ql-block"> 用手轻轻揭开那层薄薄的外衣,一股温暖而馥郁的香气瞬间弥漫,那是秋天特有的味道。混合着泥土的芬芳与阳光的暖意。 </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那金灿灿的、流淌着糖液、热气腾腾的红薯肉,格外耀眼夺目、诱人食欲。</p><p class="ql-block"> 再用嘴吹吹热气每咬一口,都是软糯与甘甜的完美交融,如同细雨滋润后的初春泥土,既有着大地的质朴,又蕴含着生命的活力。红薯的肉质细腻如丝,缓缓在舌尖化开,释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醇厚甜美,唇齿留香,沁人心脾,那是大自然馈赠的味道,是时间对味蕾的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像一首无言的诗,尤其在冬日里,它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寒风,直抵人的心底。唤醒了心底深处关于家的记忆,关于收获的喜悦,关于简单生活的美好向往。红薯的美味不仅仅在于它的滋味。更在于它能让人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到一份来自大自然的温暖与满足。仿佛每一口都是对生活的一次深情拥抱,让人开心至极,回味无穷,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这样焖烤红薯,可不是简单单的游戏,从垒窑炉到点火烧窑炉,燃烧多少柴火为好?什么时候往窑炉里放红薯为好?红薯焖烤多久合适等等,都有所讲究,如果树枝柴草没完全燃尽,就放红薯,烤出来的红薯就会有呛鼻的火烟味,难以下咽;时间短了,红薯没熟透,夹生红薯不好吃;时间过长,红薯被炭化,同样不好吃,且浪费太多。因此,这种地窑焖烤红薯可培养小孩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耐心等,同时还可陶冶情操。</p><p class="ql-block"> 如今远离家乡,人也渐老,打地窑焖烤红薯只能成为永远的回忆,只能永远留念在心底深处和梦境里,成为永远的味蕾乡愁!</p> 欢迎光临!感谢欣赏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