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侨教育集团·海口七中】聚“集”智慧,有“备”而教—记八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

周南妹

<p class="ql-block">集体智慧是最好的我遇上最好的你,创造出最好的我们。</p><p class="ql-block">我们八年级语文组就是这样一个团队。</p> 相聚智慧大平台,不负寒假好时光 <p class="ql-block">新岁新程,奔赴热爱。春节的热闹还未完全消散,八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又踏上了新一年的工作征程。寒假里大家就相聚在中小学智慧平台为新学期开学做足准备。</p> <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各位老师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想。</p> <p class="ql-block">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p> <p class="ql-block">王蕾老师围绕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结尾处从儿童视角向成人视角的转变这一教学难点,提出可以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视频中的讲解,重点分析小说的结尾部分,特别是“我”对那夜好戏的怀念和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同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学生分享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感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周南妹老师针对为了确保图片契合《桃花源记》的文本并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关键内容的问题,分享了备课时可以采取的几个步骤:1. 深入理解文本:首先,教师需要对《桃花源记》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这有助于准确选择与文本核心内容紧密相关的图片。2. 选择合适的图片:情境再现:挑选能够再现文中描述场景的图片,比如渔人发现桃林、进入山洞后的景象、桃花源内的田园生活等。人物表现:选择能够反映人物情感和行为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中的角色。避免误导:确保所选图片不会导致学生对文本产生误解或偏离文本主旨。3. 设计引导问题:针对每一张图片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能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寻找答案,例如:“从这张图中你能看出什么?这与文中哪一部分描述相符?”、“图中人物的表情说明了什么?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态?”4. 结合讲述技巧:在课堂上使用图片辅助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将图片与文本内容相结合,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上述方法,教师不仅能利用图片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关键内容,促进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蒙颖盈老师针对李慧玉老师的《桃花源记》备课环节中选取图片;洪艳琪老师在《信天游》《安塞腰鼓》《诗经二首》中的朗读设计;罗琼芬老师对于比较《蒹葭》《关雎》的异同这一环节的设计考虑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困难,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提出的教师的资料补充,文本分析指导和练习训练等做法谈了自己的体会并获得了重要的启示。</p> 集体述评话成长,思想碰撞闪火花 <p class="ql-block">述评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八年级语文老师围坐一堂,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工作无尽的热爱与探索的光芒。首先,老师轮流上台,分享上学期的教学心得与创新实践。每一位老师的发言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人受益匪浅。随后,进入了活动的重头戏一集体讨论环节。围绕新学期可能碰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也有生动有趣的实例分享,现场思维碰撞,火花四溅,展现了语文教育的深度与广度。</p> <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老师们之间的教学工作交流,更促进了个人教学技能的提升。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集体述评不仅是一次分享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每位教师在相互学习中找到了新的教学灵感。</p> 备好开学第一课,逐梦前行共启航 <p class="ql-block">新学期有新开始,尤其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为了营造良好的开学氛围,由罗琼芬组长牵头,大家出谋献策,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哪吒”导入新的一学期的课程设计,为开学做了充分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我们始终相信,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随着教研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将更多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有机结合,一定会给每堂课注入活力,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再上新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