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在泉州:为爱扎根新故乡

畅想未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宁是个土生土长的南京小伙,一口带着秦淮河畔腔调的南京话,不用介绍就知道是南京人。酷爱旅行的张宁,大四时的一次旅行邂逅了来自泉州的姑娘苏瑶。苏瑶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说着闽南话软糯又俏皮,一下子就闯进了张宁的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苏瑶,大学毕业后,张宁毫不犹豫地来到泉州。初到泉州,就被这里的烟火气迷了眼。南京的清晨是鸭血粉丝汤的鲜香唤醒的,而泉州的早晨则是面线糊的醇厚开启。他站在街边的面线糊摊前,看着老板熟练地将细细的面线和鲜美的汤汁浇在碗里,再撒上一把炸得酥脆的油条碎,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那绵密爽滑的口感瞬间在舌尖绽放。“乖乖,这味道太绝了!”张宁随口用南京话赞叹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宁在泉州找了份文创工作,公司里大多是本地的同事,他们热情又好客,时常拉着张宁去探寻泉州的大街小巷。一次,同事带他去了蟳埔村。当他看到头戴簪花围的蟳埔女,身着鲜艳的大裾衫、宽脚裤,挑着担子忙碌的身影时,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古老渔村。林宇好奇地拿起一朵娇艳的簪花,学着蟳埔女的样子插在头上,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那一刻,他不再是异乡人,而是融入这片土地的追光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泉州的日子里,张宁也会思念南京。时而会想念南京的梧桐大道,时而又想念玄武湖的波光粼粼,也会想念家人围坐一起吃盐水鸭的温馨时光。有时,他会在周末的午后,找一家安静的咖啡馆,拨通家里人的电话,听到那熟悉的家乡口音,眼眶不禁微微泛红。每次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很快他又一头扎进泉州的生活里,因为这里有他热爱的工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苏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春节是泉州最热闹的时候,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其中。张宁跟着苏瑶一家去逛庙会,看着台上的南音表演,那婉转悠扬的唱腔,虽听不懂歌词,却被那独特的韵味深深打动。他想起南京的白局,同样是地方传统艺术,虽风格迥异,却都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张宁在泉州已经生活了三年,他学会了用闽南语和街边的阿婆打招呼,学会了制作简单的闽南菜,也越来越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在他心中,南京是故乡,承载着童年的回忆;而泉州则是第二故乡,给予他成长和梦想的土壤,还有一生的挚爱。他知道,无论未来走向何方,这两座城市的印记都会深深烙印在他的生命里,成为他灵魂深处最温暖的力量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