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得删去的电话号码》

灞陵散人

<p class="ql-block">《不舍得删去的电话号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手机通讯录里有个三个号码始终置顶。一个十一位和两个八位的数字早已烂熟于心。每次指尖划过屏幕,总会不受控制地悬停在那个名字上方——"叔父",一个不忍凝视又不愿漏过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春分后的细雨打在车窗上,我摩挲着手机金属边框,恍惚间听见听筒里传来叔父醇厚而关切的声音:“又加班了?赶紧回家吃饭休息。”车窗外刚刚露出新芽的梧桐被雨滴击打出的流痕,忽然就漫进了眼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不消逝的声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叔父生前用过的电话共有四部,办公室一白一红两部,加上住宅电话和手机,只有那部保密的红色电话我从来不知其号码。他用过的手机是台老式诺基亚,按键上的数字漆早已磨成了月牙白,每次拨号时都会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像他说话时带着关中口语的尾音。这部手机陪他经历了人生最后的晴雨和风霜,外壳上至今留着他退休前某次下乡调研时摔出的裂纹,裂缝里嵌着黄土高原的尘沙。</p><p class="ql-block"> 叔父退休后特意换了彩铃,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乐曲。他说这曲子能让人想起八十年代的朝气与激情,每次拨通电话,电子合成的欢快旋律总让我想起他书柜里珍藏的一张泛黄的照片——叔父穿着白衬衣在延安南泥湾五七干校劳动的一个瞬间。后来他肺上的病让呼吸声变得像漏风的旧风箱,却总要抢在彩铃结束前接听。有次我故意等铃声响到第三遍才接,就听见他喘着气嗔怪:“你这娃,非得让我听完整首才肯说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床头摇晃的月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深秋住院时,他让人把手机绑在床头铁架上。化疗泵在暗夜里闪着幽蓝的光,手机屏幕成了病房里唯一跃动的星辰。有次深夜巡查的护士要替他关机,他急得扯掉氧气管:"万一有急事..."话没说完就呛咳起来,震得输液架上的吊瓶叮当作响。我这才注意到他枯枝般的手指始终扣着手机,指甲缝里还留着前些天写东西时染上的墨渍。</p><p class="ql-block"> 我最后最后一次探望叔父时,他忽然清醒得反常。床头柜上的台灯把他凹陷的眼窝照成两汪深潭,却掩不住眼底跳动的光:“你记住我的电话号码...”他报数字时手指在白色被单上划动,像当年在给政法干警上课时黑板上写的板书,“13后面是...是...”尾音突然卡在喉咙里,化作一串带着血沫的咳嗽。我握着他冰凉的手,感觉生命正从那些磨平的指纹间流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不接听的来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手机里存着三个时空坐标:139开头的移动号码永远定格在2017年,区号0298400开头的座机家人还在使用,而那个不知号码的红色保密电话,自他退休那年起可能就变成了空号。清明扫墓时我总会对着石碑拨通某个号码,烈士陵园里渐暖的风穿过松林的呜咽与“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的提示音同频共鸣,似在诉说无尽的哀思。</p><p class="ql-block"> 在整理遗物时,叔父那台诺基亚从大衣口袋滑落。按下开机键的瞬间,蹦出一条十多年前我发给叔父的一条短信:组织要调我去北京总部工作,如何考虑请叔父大人帮我出主意…”,霎那间我潸然泪下。手机充电口的金属片已氧化发黑,却还能连上当年的充电器,就像那些被岁月打磨的记忆,总能在某个雨夜重新亮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分时节的通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夜又梦见那串数字在黑暗中浮动,像星图又像密码。我照着梦里的顺序按下号码,听筒里传来久违的咳嗽声:“是我娃啊…”正要开口,窗外救护车的鸣笛突然撕裂夜空,也将我惊醒。</p><p class="ql-block">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春返人间,斯人已去。不舍得删去的电话号码,成了生者寄托思念的信物,成了逝者荫蔽后人永远不逝的恩泽。</p><p class="ql-block">王西宁 2025年2月14日于北京孙河地区</p> <p class="ql-block">西宁叔父王永安老人的品格:</p><p class="ql-block">“刚毅、自信、善良、豁达、谦和、朴素、节俭。”</p><p class="ql-block">西宁也拥有他叔父的这些美好品德。</p><p class="ql-block">王永安老人的离去,是西宁不愿接受又非得接受的现实,所以神情恍惚,所以以泪洗面。</p><p class="ql-block">王永安老人是西宁生命中最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王永安老人是西宁的人生楷模,</p><p class="ql-block">是西宁拼搏奋斗的动力,</p><p class="ql-block">是西宁心灵的慰抚和避风的港湾!</p><p class="ql-block">西宁有一颗赤热孝顺感恩的心!</p><p class="ql-block">逝去的亲人是他永远不磨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就包括逝去的恩师韩再思老师,李茂勋老师,王学仁老师,杨光老师,他也在2024年12月31日,由北京返回西安,去陆港纪念园去祭祀,这些逝去的老师的家属都不知道。他还千万百计寻找恩师程俊英老师的信息。</p><p class="ql-block">祭祀恩师的行为,感动了他身边的一些同事,他们认为看望健在的老师,已十分难能可贵了,祭祀已逝老师,更是让人敬佩了。</p><p class="ql-block">这样做只为他自心安然。</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心里,西宁就是一位真正的中国男儿,集忠、义、孝、悌、勇于一身,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p><p class="ql-block">他今天发来的文章,让我也是满眸含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