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

雪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陵水是个依山靠海、得天独厚的地方,享有“珍珠海岸”的美誉,民俗文化中既有海洋特色,又充满着黎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直辖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土地总面积1128平方千米。北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部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下辖9个镇、2个乡,此外有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之名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传说陵水境域博吉峒古县城中有一口井,无论早涝,井水澄清透明,水质清甜。井中有两只红纹小斑鱼,双双戏水,悠然自乐。这口仙井因能检验人的品德优劣、操行高低而闻名。不论王孙公侯、平民百姓,只要靠近这口井的人品德优良,井水就澄清透明;品德低下的,井水就污秽浑浊。因此,老百姓就将这口仙井称为“灵水”, “灵水”谐音“陵水”,后来逐渐演称为 “陵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县名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是因河流而得名:陵水地处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古时,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文人、墨客多赐美言而颂之。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六年(610年) 陵水建县。其时古县城东北面有一条溪流,名叫陵楠河,又称陵栅水(即今港坡河)。当时的陵栅水两岸古木参天,奇花吐艳、百鸟争鸣、猿声不断、四季如春。首任知县执政时,与文人墨客商议,因县治建于陵栅水河畔,故将“陵栅水”之简称“陵水”作为县名。“陵水”一名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黎族自治县设有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光坡镇、三才镇、黎安镇、隆广镇、文罗镇、提蒙乡、群英乡11个乡镇。此外还有南平、岭门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全县共有107个行政村,1个乡镇农场,586个自然村,1151个村民小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黎族和苗族,黎族大约有22.0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89%,苗族901人。陵水是一个小聚居、大杂居的少数民族县份,主要民族构成为黎族、汉族、苗族,黎族是海南岛的原居民。汉族语言主要为海南话(海南闽语万陵片陵水小片),新村镇等疍家人群体中通行疍家话。苗族语言主要是海南苗语。黎族方言有哈方言、杞方言和赛方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黎族自治县,地貌主要由山地、山岭、丘陵、台地、平原五部分组成。境内最高点吊罗山三角峰,海拔1499.8米。陵水黎族自治县,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在24.7℃左右。陵水黎族自治县大小河流共有127条,主要河流有陵水河、英州河、板来河和港坡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周边有多个旅游区如蜈支洲岛,分界洲岛,清水湾,南湾猴岛,吊罗山森林公园等等。气候宜人,出行便捷,是居住和旅游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陵水黎族自治县气候是海南最好之一,物价和居住价格相对便宜一些,水果蔬菜丰盛,冬季居住最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