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

愿为艺术奋斗终身!诗书画印

<p class="ql-block">重游孤山:岁月沉淀的艺术初心</p><p class="ql-block">昨日阳光正好,暖融融地洒在大地上。我匆匆吃完中饭,因为同文学会的学友有约,满心期待地向着孤山西泠印社边的浙江博物馆赶去。选择打车前往,本以为能一路顺畅抵达,却没想到在西泠桥头遇上景区限行,无奈只能徒步走进这片充满故事的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孤山,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几乎没什么改变,依旧风景如画。葱郁的树木、波光粼粼的湖水,每一处景色都似一幅天然的画卷,轻柔地铺展在眼前。走在熟悉又陌生的道路上,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四十年前,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孤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年仅十四岁,懵懵懂懂,怀着满心的好奇跟着堂哥来孤山看望大婶婶。大婶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而她干女儿的一番话,在我心底埋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她对我说:“边上有个西泠印社,你可以去看看,说不定对你会有帮助。”当时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但西泠印社这个名字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阳光灿烂,我沿着湖边慢慢走去。一路上,“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美景让我应接不暇。每一步都像是踏入了一幅江南水墨画,湖水悠悠,倒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就在这般陶醉的心境中,我终于看到了西泠印社的门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入印社,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一种“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小桥流水潺潺,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各种石碑雕刻林立,每一处纹路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山上山下,满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仿佛能看见他们当年在此挥毫泼墨、吟诗作画的场景。我怀着敬畏与好奇,缓缓走进印社的店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刻,眼前的一切让我目瞪口呆。店内陈列着各种书画,或淡雅清新,或气势磅礴,每一幅都似有生命般吸引着我。而那些琳琅满目的印章,形态各异,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精致细腻,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前世今生。还有那大小不一的雕刻刀,整齐地摆放着,在灯光下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这些看似普通的工具,在艺术家的手中却能创造出无数的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站在那里,内心激动得难以自已。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毫不犹豫地,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下了刻刀、毛笔和印章。当我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些宝贝,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知道,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开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后的今天,再次站在这片土地上,心中感慨万千。岁月流转,孤山依旧宁静而美丽,西泠印社也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当年那个怀揣着梦想、懵懂无知的少年,如今已走过了漫长的人生旅程。这四十年里,手中的刻刀、毛笔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的迷茫、我的坚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次拿起刻刀,在印章上雕琢时,我都会想起第一次在西泠印社看到那些精美作品的瞬间。那些最初的感动与震撼,成为了我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这里承载着我的少年回忆,更见证了我对艺术追求的初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游孤山,就像是与一位久违的老友重逢。它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坚守那份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或许,这就是故地重游的意义吧,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找到那份最纯粹、最珍贵的初心,然后带着它,坚定地走向更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编者 周盛发1964年出生于浙江西施故里诸暨,字云龙,号知一、铁石斋主人,授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著名人物画大家方增先教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弟子张德文老师以及美术评论家郑竹三老师!三位老师的入室弟子。现担任中国王羲之书画研究院浙江分院副院长,全联黄宾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名誉主席、青年文学家·浙江作家理事会副主席、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方增先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等职,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游历了多个国家,被誉为国礼画家 艺术特使,在艺术文化领域贡献卓越,作品被众多国內外人士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