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

愿为艺术奋斗终身!诗书画印

<p class="ql-block">师爷黄宾虹:艺海明灯引航途</p><p class="ql-block">在艺术的漫漫征途上,师父方增先先生的教诲如熠熠星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尤其是他口中的师爷黄宾虹,更似一座巍峨的艺术高峰,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与激励。</p><p class="ql-block">师父讲起黄宾虹师爷的点滴往事,让我对这位大师有了别样的认识。其中,师爷惜墨如金的作画习惯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为了省墨,他一般不洗毛笔,次日作画时添些清水便开始挥毫,直至毛笔全部松开才去沾墨。这“惜墨似金金似水”的做法,看似节俭,实则蕴含着对笔墨运用的深刻理解。在黄宾虹师爷的笔下,每一滴墨都被珍视,每一次蘸墨都饱含着对艺术的敬畏。这让我明白,艺术创作并非肆意挥霍,而是要在有限的资源中挖掘无限的可能,以细腻而克制的笔触,勾勒出心中的万象。</p><p class="ql-block">还有那省纸的佳话。黄宾虹师爷将一张四尺整张的纸精心分成三十二张,在这一方方小小的天地里,绘就了三十二幅精妙绝伦的山水画。每一幅都堪称妙品,真正做到了“方寸之间大千世界”。这不仅展现了师爷高超的绘画技艺,更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有限的纸张上,他凭借着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这让我领悟到,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创作空间的大小,而在于创作者内心的境界和对艺术的领悟深度。即使身处狭小的空间,只要拥有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同样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师父强调,黄宾虹师爷是诗书画印的全才。他教导我,绘画若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画中需有诗。诗能赋予画作神韵、意境和故事,让作品不再平淡,而是充满生命力。书法亦是绘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漂亮的书法能为画作增色添彩。而一枚精美的印章,更是能让整幅画精美绝伦,从普通的作品逐步升华为精品、妙品,直至神品,方能流传后世。</p><p class="ql-block">回顾画界,像陈洪绶、余任天、黄宾虹、齐白石这样诗书画印全才的大师寥寥无几。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同的艺术领域深耕细作,将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的作品。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p><p class="ql-block">师父的言传身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他为我落笔《周盛发诗书画印集》,这不仅是对我的殷切期望,更是赋予我一份使命。我深知,要成为诗书画印全才并非易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但我会牢记师父的教诲,不忘师恩,以黄宾虹师爷等前辈大师为榜样,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我将珍惜每一滴墨、每一张纸,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画笔去描绘心中的世界。我会努力学习诗歌创作,让诗意在画中流淌;苦练书法,提升线条的表现力;钻研印章艺术,为画作增添点睛之笔。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终有一天能在诗书画印的领域有所建树,不辜负师父的嘱托,让自己的艺术之花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p><p class="ql-block">师爷黄宾虹,您就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激励我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断奋进,去追寻那至高无上的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编者 周盛发1964年出生于浙江西施故里诸暨,字云龙,号知一、铁石斋主人,授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著名人物画大家方增先教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弟子张德文老师以及美术评论家郑竹三老师!三位老师的入室弟子。现担任中国王羲之书画研究院浙江分院副院长,全联黄宾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名誉主席、青年文学家·浙江作家理事会副主席、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方增先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等职,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游历了多个国家,被誉为国礼画家 艺术特史,在艺术文化领域贡献卓越,作品被众多国內外人士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