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行—拉雪兹神父公墓(巴黎)

田穗昕

2024年10月12日今天是星期六,旅行到今天还没好好休整过,所以就一觉睡到自然醒。早餐后就出来到奶酪店和红酒店采购,准备中午自己在民宿里搞掂午餐。 这家位于十字路口的奶酪店比较有名气,买的人也很多。 在冷藏展示柜里的格式奶酪。 这里不仅仅销售奶酪,也销售自己酒庄出品的红酒和法式香肠(说实话不对咱们的胃口,牙口不好真的是无福消受)。 店员的年纪都不小了,估计就是自家的店,没有雇佣外人。但是能在这个旺角经营这么久,肯定东西是不愁卖的。 奶酪店出来过马路就是面包店,要买点主食面包(切身体验法式面包在餐厅里的餐包和面包店里的面包花点,确实不合俺的口味,比如说北京的味多美俺感觉入口就很棒了,法式的还不如当年亚运村村长办公室那家法式餐厅福楼的呢。),北京的马格西姆俺当年吃过就感觉不咋地。 这家红酒专卖店来过几趟了!红酒很棒,价格适中,我们一般买打折的红酒就很棒了,二三十欧元一瓶的。有机会试试吧!再次强调来欧洲尤其是法国,红酒是不应该错过的,欧洲的啤酒普遍都很棒!基本都没错过!法式的牛排、奶酪、火腿都不应错过。其他的在斯特拉斯堡的酸菜炖猪肉、肠这个要尝试,瑞士的奶酪火锅也不应错过。 红酒店内的陈设!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店员到时从容淡定轻车熟路地为我们介绍酒品,显得很专业。 这是哪年巴黎警察枪杀黑人少年的纪念牌。当年的轰动蛮大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就是我们中午自己弄的简单的午餐。来到巴黎这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确实有些不习惯,自己熬煮了一锅红豆薏米粥吃了很爽口!华人超市在附近也有,货品也很丰富!感觉很不容易开这个华超。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和夫人来到了拉雪兹神父公墓,离我们的驻地很近,几分钟就走到了。拉雪兹神父公墓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面积118英亩,只有巴黎郊区还有更大的墓地。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位于巴黎的第20区。在这里被葬的、在过去200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公墓每年吸引数十万来访者。它也是五场大战争的纪念地。</p><p class="ql-block">  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名字来源于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他所住的房子是1682年耶稣会在过去一座小教堂的位置上重建的。1804年巴黎市买下了这个地方,将它改建为公墓。</p> <p class="ql-block">  巴黎公社社员墙(法语:Mur des Fédérés)也位于拉雪兹神父公墓内,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的最后147名社员在这里被杀。现在巴黎公社墙已经找不到踪迹了,只是在地铁那个车站里还有地基残存,路过了一下,没下车,也没记住是那个车站。</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的提示牌,墓地分区和墓地编号排列分布图。 </p><p class="ql-block"> 拉雪兹公墓‌安葬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包括肖邦、王尔德、巴尔扎克、莫里哀、普鲁斯特、吉姆·莫里森、埃迪特·皮亚芙(Édith Piaf)和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等。‌</p><p class="ql-block">‌肖邦‌(Frédéric Chopin):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安息于公墓编号20。</p><p class="ql-block">‌王尔德‌(Oscar Wilde):爱尔兰作家,安息于编号83。</p><p class="ql-block">‌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法国文学家,安息于编号97。</p><p class="ql-block">‌莫里哀‌(Molière):法国喜剧作家,安息于编号58。</p><p class="ql-block">‌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法国小说家,安息于编号90。</p><p class="ql-block">‌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美国摇滚歌手,安息于编号30。</p><p class="ql-block">‌埃迪特·皮亚夫‌(Édith Piaf):法国国宝级歌手,安息于公墓内。</p><p class="ql-block">‌欧仁·德拉克罗瓦‌:法国画家,以其作品《自由引导人民》闻名。</p><p class="ql-block">拉雪兹公墓不仅是名人的最后归宿,也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气息的地方。尽管它是一个活跃的墓地,每年仍有许多葬礼和纪念仪式在这里举行。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享受阳光和绿树带来的平静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  从墓地的入口向外看去,我们住的民宿就在前面对着这条街上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  陵寝排列很紧密,按介绍的说法应该有3.3万余个陵墓还有火葬场的骨灰墙(入口一直往上走顶部就是火葬场,据说至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像这样很好的墓地有很多,也有陈旧塌陷的墓地,估计是没有了后人来打理吧。</p> 墓室墓碑上都篆刻着铭文。 一排排一列列的错落这向高地延伸过去,期间种植了很多树木,初冬的季节阴冷潮湿,到处都是潮湿氤氲的感觉,湿湿的浸人肌肤的冷冷的感觉。 有些墓地还有这精美的雕塑,所以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这里游览。 墓地最高处的平台种植着花草。 墓地制高点远眺巴黎市区。 这是墓地最高处的墓室,可见在当时财富和地位都是不一般的主儿。 林间碎石甬道落英遍地,有一种冬意浓很凄凉的感觉 这是新陵寝。 有人逐渐多起来了。 这里就是高地顶部的火葬场了,两边都是骨灰墙。 这座墓碑很气派的。 这座陵寝的主人一看就是个军人。 大文豪巴尔扎克安息于此,伏尔泰、卢梭等人的陵墓都被后来迁址先贤祠了,我们在哪里拜见过他们了,两个老对头,在先贤祠里还是被后人安放于面对面的位置。 上下的碎石甬道。 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历史介绍。下午三点多我们就结束了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探访,回到民宿中去小憩,晚点再去华人超市转转,调剂一下口味。 下午五点多我们沿着伏尔泰大街去华人超市采购。 中国红华人超市在巴黎还是有几家连锁的。来这里采购的基本上华人居多,也偶见当地人过来采购。 这就是我们自己调制的晚餐,去过酒吧也是这样的配置,所以自己搞了,不见得就便宜的晚餐。 一瓶红酒过后,一家人围坐一起聊天,到点歇息了!明天要去蒙马特高地转转。因为女儿这几天国内有专业客户过来开会,所以俺老两口要自己按图索骥地去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