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章/过去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摄影/平凡 过去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了太湖大观音寺后,途经一处道观,大家稍作休息停留,然后直奔被称为太湖湾明珠的明月湾。</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小小的古村落,淡泊而古朴,没有刻意的雕琢,它伫立在水抱山环之间,没有喧嚣的集市街巷,也没有奢华的亭台楼阁,却有着一个极好听的名字——明月湾。</p><p class="ql-block"> 村落娴静、拙朴、沧桑,如出一辙的各姓祠堂和古屋缀满了小村,据说这里是太湖边上古屋保留最多和保护最好的小村落。历史上曾经宋、清两朝都有人入朝为官的邓氏家族的宗祠,算是村子里最大的建筑,如今已是主政当年的九品清官暴式昭的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如若非要给小村落找上一个图腾的话,我想应该当属村口的那棵千年香樟树了,饱经沧桑却依然郁郁葱葱,我坐在树下听着微风中树叶的沙沙作响声,就像是在聆听着明月湾那恒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月湾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村落,出名于吴王夫差携西施到此饮酒赏月,后又有白居易、贾岛、黄庭坚与皮日休等一干骚人墨客到这里赏月题诗。其实,我倒情愿这些个故事都是传说,这安恬寂美的明月湾为什么非要让他们给搅了清静,留下俗媚。</p><p class="ql-block"> 小村布局简洁明快,两条主路由花岗岩石条铺就,石板路下是排水沟,山上的流水也经过于此,走在路上听着脚下的潺潺流水声,好不惬意。由于排水通畅,村落即使是在梅雨季节也不会存水,村里的古谣就说:“明月石板街,雨后穿绣鞋”,梅子雨,石板路,撑油伞,穿绣鞋,任是谁想想都会心醉的。</p><p class="ql-block"> 已经过了杨梅的季节,可是家家院子里满树的枇杷已经开始坐果,一派丰收景象,而西山的杨梅和枇杷远近闻名。 正是“碧螺春”收获的季节,漫步在小巷里,可以闻到农家院里飘出的炒茶香气,也会有老奶奶出门,轻轻地操着软软的吴语,问你要不要新炒的碧螺春,只是轻轻地问,小村里恬静依然。</p><p class="ql-block"> 村外的湖边,花岗岩石块垒就的码头懒懒的伸到湖水里,湖水不知疲倦的拍打着码头也拍打着岸边,像是唱着一首亘古的歌。插在湖水中的鱼晾子像是一幅剪影挂在夕阳中,明月湾沐浴在洒满夕阳的黄昏里。</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这恬静的小村里,让岁月凝固在这夕阳中,我们极不情愿的踏上了归途,在回酒店的路上,我在想,月色中的明月湾又该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致,一定会更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