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曲周龙灯和康马昌点杆</p><p class="ql-block">鸡泽、曲周是邻县,风俗习惯差不多。我老家离曲周城不远,和康马昌村都属鸡泽曹庄镇,村连村,地连地。多少年的老传统,正月十五曲周城里看龙灯,正月十七康马昌看点杆,这个年就算过去了。</p><p class="ql-block">有资料显示,曲周龙灯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982年,经北京民族文化宫专家确认,曲周龙灯为汉民族龙灯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周龙灯以竹为骨,龙身由上百个竹圈串联而成,龙鳞用窗户纸染色制成。龙灯造型威武壮观,巨口张、目生光、角尖厉、须飘扬、身婉长、尾刚劲,整体神采飞扬。龙灯分为火龙和水龙,火龙以红色为主,水龙以蓝色为主。曲周龙灯舞法多变,有20多种招式,其中以“盘龙”“钻龙”“滚龙”最为精彩。人们通过舞龙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鸡泽县康马昌村正月十七点老杆,是流传久远的传统烟火艺术,从什么时代兴起的,无从考证。点杆这个名称,也是民间的一个土话。因为这个烟火艺术的主题部分,是把爆竹、两响、起火等烟火,很巧妙地绑扎在一个四、五丈高的木头杆子上,点燃后可以先后出现不同的响声和花样,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故有“康马昌的杆,故事山”之说。康马昌点杆不只是正月十七晚上的一场烟火,也是这个村一年一度的庙会,各家各户要摆酒席、待亲戚,热热闹闹。一过正月初十,不少善男信女要到庙上烧香拜佛,求子的、求财的、求官的、还愿的,都要磕头上钱。康马昌村处在鸡泽、曲周、永年三县交界,在这一带影响深远,名气很大,三县交界方圆三四十里地的人们都慕名来看,邯郸也有不少人特意过来观赏。由于烟火、鞭炮污染空气,近些年康马昌不再点杆,滑旱船、踩高跷、玩拳术、玩大头和尚等民间艺术表演还保留着。</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4日</p><p class="ql-block">照片由曲周博物馆馆长李治山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