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口臭也叫口腔异味或呼气异味,指在呼吸时呼出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据国内外文献统计,人群中有口腔异味者约占20%至50%,我国口臭的发生率约为27.5%。许多人认为口臭是不注意个人卫生的表现,其实口臭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p> <p class="ql-block">病理性口臭指持续的慢性呼气异味,可以持续数月至数年,不同气味的口臭,可能预示着不同的疾病。</p><p class="ql-block">臭鸡蛋味:可能是口腔疾病</p><p class="ql-block">口腔中有未治疗的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干燥症等,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分解产生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产生口臭。</p><p class="ql-block">腥臭味:可能是鼻咽喉疾病</p><p class="ql-block">口腔邻近组织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产生脓性分泌物而发出臭味,引起口臭。</p><p class="ql-block">酸臭味:可能是胃肠道疾病</p><p class="ql-block">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p><p class="ql-block">另外,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硫化氢、甲硫醇,作为致病因素之一的尿毒酶可以分解尿素产生氨,是口臭气体的主要成分。</p><p class="ql-block">不同臭味:可对应初步判断以下疾病</p><p class="ql-block">烂苹果味:可能是糖尿病;甜味:可能是肝功能不全;类氨味、尿味;可能是尿毒症;腐败的伤口气味:可能是肝衰竭;腐腥臭味:警惕肺部感染、支气管炎;鱼腥味:小心肾功能不全。</p><p class="ql-block">口臭是多因素引起的,具体还需进一步就医检查。</p> <p class="ql-block">生理性口腔异味</p><p class="ql-block">常见于晨起,由夜间睡眠唾液流量减少,口腔活动减少,细菌代谢活动增强导致,在刷牙和进餐后即可消失。</p><p class="ql-block">暂时性口腔异味</p><p class="ql-block">可见于食用大蒜、葱等气味较重的食物;有些女性在排卵日和月经前后呼气中的挥发性硫化物浓度可增加2至4倍,也可导致暂时性口臭。</p><p class="ql-block">口源性口腔异味</p><p class="ql-block">据文献报告,80%至90%的口臭源自口腔,其中舌苔和牙周病是影响口气清新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舌苔是由黏附在舌乳头上生长的微生物、食物碎屑及唾液等组成,细菌利用食物残屑、脱落细胞分解产生硫化氢,导致口臭。</p><p class="ql-block">牙周炎患者由于病理因素易形成龈上、龈下菌斑,易于细菌的黏附、生长和增殖。除了舌苔和牙周病,龋齿、不良修复体、口腔溃疡等都可因食物残留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异味,唾液流量的减少会导致口腔清洁作用降低,进一步加重口气。</p> <p class="ql-block">非口源性口腔异味</p><p class="ql-block">少部分口腔异味人群的异味并不源于口腔,而是来自身体其他部位或系统,如呼吸系统、胃肠系统等。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产生腐败发酵异味;胃肠系统内的幽门螺杆菌可产生硫化氢,导致口臭;糖尿病患者因体内酮体堆积,可呼出烂苹果味……</p><p class="ql-block">当这些症状发生时,是身体在向我们立起健康警示牌,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p><p class="ql-block">心源性口腔异味</p><p class="ql-block">对自觉有口腔异味者进行检查,约有30%至40%人未能检出异味,称为假性口臭;更有少数人在检测阴性的情况下仍坚称自己有口臭,则可诊断为“口臭恐惧症”。有研究认为心源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者需要进行心理干预。</p> <p class="ql-block">口腔是一个易于细菌生长的多菌环境,其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唾液等,都会给细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口腔异味的主要气体成分为挥发性硫化物,产生该物质的主要细菌大量存在于唾液、牙周袋、龈沟液、舌背等处。去除口腔异味,拥有清新口气,保持口腔卫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p><p class="ql-block">认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p><p class="ql-block">刷牙应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三分钟。使用含食品级灭活益生菌ADP-1的牙膏,采用“45°斜对牙龈”的巴氏刷牙法,有助减少牙齿垢及牙菌斑,彻底清除口腔细菌,守护健康口腔菌群。</p><p class="ql-block">刷牙后用牙刷或刮舌器轻刮舌苔,尤其是舌背后部更为重要,可减轻75%的口臭。</p><p class="ql-block">使用牙线及漱口水:常保口气清新</p><p class="ql-block">牙线可以深入牙缝去除食物残渣,清洁牙齿邻面卫生。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将所有牙缝清洁一遍,彻底去除残留的食物和细菌,保持牙齿健康。</p><p class="ql-block">常备含有CPC减菌因子的抑菌漱口水,饭后漱口30秒,可减少99.9%口腔细菌,清除口腔食物残渣,避免其累积形成牙垢、牙结石,还能调节口腔的菌群生态平衡,减轻口臭。</p> <p class="ql-block">饮食清淡卫生,改变不良习惯</p><p class="ql-block">尽量少食葱、大蒜、韭菜、臭豆腐等刺激或有臭味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减轻生活压力。减少吸烟、饮酒有利于保持口气清新。</p><p class="ql-block">对于非卫生问题如胃肠道幽门螺杆菌导致的口臭,应注意饮食卫生。餐前便后认真洗手,日常定期给餐具消毒,进餐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建议定期体检,如果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及时治疗。</p><p class="ql-block">定期口腔检查,定期洁牙</p><p class="ql-block">建议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可能引起口臭的隐患,如龋齿、不良修复体、牙周炎等,进行针对性治疗,达到口气清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定期洁牙,清洁牙石、软垢,减少细菌黏附增殖,也是保持清新口气的重要步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