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年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就这样过完了,很多人都在感叹,现在的年似乎没有以前的那么有趣有味了。看看人民日报的这段话,我觉得很客观,很暖心。它说:不要动不动就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没有小时候的乐趣了,其实快乐和年味一直都有,只是换了一批人去感受。也就是说,自从你接替了父母的角色,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过年的快乐就不再属于你了。我们从看烟花变成了放烟花;从吃年夜饭变成了做年夜饭;从挣盘缠的人变成了发盘缠的人。你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氛围,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你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年了;你已经成为放烟花给孩子看的人了;你已经不再是主角了,要什么年味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的,小时候的年是热闹的烟火;是除夕晚上母亲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是初一早上给长辈拜年挣到的盘缠;更是那满街的红红火火。可如今,年过完了,总感觉年味淡了许多。仔细想想,年味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的角色变了,那份责任也悄然降临。小时候过年,我们是被呵护的“小宝贝”,只管尽情享受。大人们忙前忙后,我们却只顾着在院子里放鞭炮,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那时的年,是被大人们营造出来的欢乐天地,我们只是其中的参与者,尽情享受着属于童年的快乐。如今,我们长大了,变老了,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曾经那个在长辈怀里撒娇的小孩,如今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成了那个要为家人操心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不再只是简单的快乐,更是一份责任。我们成了那个要让老人和孩子快乐的人,这份责任让我们对年有了更深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味,其实一直都在。它藏在父母脸上那欣慰的笑容里;藏在孩子眼中闪烁的期待里。当我们为长辈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当我们在年夜饭上为孩子们夹上一块他们最爱吃的菜,那份年味就在我们心中悄然弥漫开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味,也藏在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里。我们陪着孩子们一起包饺子,虽然孩子们包得歪歪扭扭,但那满屋的欢声笑语,就是最浓的年味;年味,更藏在那份对家人的爱与守护里。我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只顾着自己的快乐,而是学会了去关心他人。我们会耐心地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虽然那些故事已经听了无数遍,但我们依然听得津津有味;我们会陪着孩子一起看春晚,虽然有些节目并不感兴趣,但我们依然陪着他们一起笑,一起欢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味,从未走远,只是我们的心境变了。我们不再只是那个享受年味的人,而是那个创造年味的人。我们的角色变了,但那份对家的爱却从未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是家的团圆,是爱的传递,是我们用责任和爱编织的温馨港湾。所以,当我们在过年时感到年味淡了时,不妨停下脚步,看看身边那些被我们呵护的老人和孩子,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快乐,就是最浓的年味。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份年味一直延续下去,让老人开心;让小孩快乐;让家永远充满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里元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0年2月14日于武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文整理:里元有,甘肃武山人,网名大漠驼铃,中专高级讲师。喜欢记录美好生活,分享感动故事,弘扬家乡传统文化。时有作品分享于《爱武山网》《武山在线》《今日头条》《武山零距离》《麦湾琐憶》等网络平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