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

重重52232045

<h1>写作是场自我解剖手术,每个句子都是柳叶刀划开皮囊的轨迹,在疼痛中完成对生命淤结的清除。</h1><h1> ——题记</h1> <h1><b>生命的意义</b><br>苔衣收雨粒,<br>蛛网纳星辉。<br>直到银丝暗长河,<br>仍看新藤破旧篱。<br><br>人间四季如走马,<br>霜降时节,最后一枚松果,<br>正将余温传递给,<br>树杆上摇曳的嫩枝。<br></h1> <h1>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变差,疾病增多,就产生了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轻痛苦的挣扎感。有病开始积极治疗,营养上开始有所重视。比如会想穿了买点牛奶或者驼奶,生活上开始将伙食开得好一点。甚至有了少生病,就少拖累孩子的开悟。<br></h1> <h1>没想到的是,已进入晚年的这点奢望,竟被人讥笑说是:“怕死”。我想反问一下,从人的天性出发,这个世界上有不怕死的人吗?贪生怕死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得以有序发展的最根本的约束力,几乎没有人能绕得开这个规则。恐惧肉体死亡是所有生命的本能反应,因为肉体消亡,灵魂就没有了依附。</h1> <h1>我们不仅怕自己死,也害怕失去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可以这样说:我这一生,很大一部分心思,都是停留在对失去亲人、朋友的无限缅怀和追忆之中。至于一些志士仁人勇于献身,也是因为某种信仰超越了生命价值本身而且可以换来他人活得更美好,所以才有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境界。</h1> <h1>我回忆自已年轻时也不怕死,那时没有任何牵念,而且心怀有“杀身可成仁,舍生甘取义”的理想追求。甚至还时时产生未能“血染疆场、马革裹尸还”的遗憾。只是有幸活到了今天,身上增添了与这个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才滋生出多活些时的愿望。正因为当前各种疾患缠身,知道有死亡在前方等待,它才时刻提醒我要用心享受生活,享受每一餐饭,每一本书,每一次相聚,每一次旅行,每一次对孙子成长状况的关爱、展望和期待,甚至每一次打款给他,都是我最超级的享受。</h1> <h1>想活着,想多活几天,这是因为碰巧来到这个世上,生命不仅很珍贵,活着也有很多美好并有了新的期待,比如:世界百年变局会有哪些新的发展,科技前沿将出现哪些新的奇迹和惊喜,曾经的历史结论会有哪些修正,我的子孙后人会有什么出息。说真的,不好好活着,我怕配不上自已今生所遭受的那些无以言诉的苦难。</h1> <h1>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是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在社保为我们提供了活着的保障,让我们活得还算有尊严。我从19岁下乡,工作到60岁才正式退休。我先生从19岁支边,工作到70岁才正式退休。其间的奋斗和拼搏也称得上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吧。有人蔑视我手中没有二百万现款,称活得比别人的父母失败,好在我没有这种自卑感。</h1> <h1>因为在我看来,每个家庭成员手中的财富,就好比一个个个人掌控的储水池,池子里的水,不管渠道来自哪里,作为常人都是你竭尽全力获得的回报,你放出的每一滴水,都是对整个家庭田园的灌溉和滋润。但有人在源源不断地放水,自已储水池的水自然会越来越少,而保护自已储水池的人,肯定储水池会满满当当。作为世俗的习惯,又作为是有儿子的这边家长,总以为自已连续不断的付出理所当然,也心甘情愿。多少年过去了,零零碎碎算起来也不是小数目。虽然我们没有能力成为富翁,但至少,我们对得起国家、家庭和老小了。再说我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会将钱多钱少作为衡量生命成败的标准。</h1> <h1>直到如今,各种疾病和衰老逐渐显现,我们才意识到应为自己留些后路。如果自已枯死倒下,储水池的源头紧接着就会被关闭,是不是得不偿失呢?</h1> <h1>再说,我们两个离开了人世,我们身后留下的一切,从法律上讲,谁能继承呢?这不过是时间上迟早的问题罢了。确实有父母会把钱提前交给孩子们,那也是身体上的毛病让自已失去了撑控的能力,但我们还没到不记得密码的那一天,为什么要指责我们没提前交出钱来是一个错误呢?</h1> <h1>生活告诉我,在当今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齿寒的人际真相: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好坏,并不取决于你的才华和品德,而是看你手中是否拥有与之相应的利益筹码。这种如同对待商品一样衡量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彼此关系的亲疏。</h1> <h1>而那些在我们这代人心中所追求并秉持的人性温情:危难时不求回报的援手、贫贱中相依为命的伴侣、穿透世俗藩篱的灵魂共鸣、超越功利的友谊纽带,难道就不能在浩瀚的星空中闪耀出永恒的光芒吗? </h1> <h1>日子,在四季里流转、轮回和更新;生活,在光阴中平淡,在迎来送往中,一年又一年。尽管我们迟早会死去、会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最终会被所有的人遗忘,但趁我们此时还活着,还是要好好修行自己,好好享受生活,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h1> <h1>天地无声,自有深情,万物无言,自成其美,红尘纷扰处,自有清风明月相伴,市井喧嚣中,自有真情在流淌。我们不会刻意的去追求生命的长度,也不会因与他人比较存款的多少而委屈自己。</h1> <h1>有些风景,原属于己心,无需他人的欣赏与共情。至此,已是春天。喜欢做一个有温度且随心随意的人,不问西东,不择南北,看浮世苍凉,赏草木闲情……一切顺从自然,唯愿安康顺遂,初心永驻!<br> 作于2025年2月13日</h1> <h1>揽世界温柔,以深情回敬,当我们用温柔的眼眸凝望世界,世界也将回赠我们温暖与美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