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海天一帆</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918768</p> <p class="ql-block"> 周末,到涪陵参观白鹤梁水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仙人乘鹤飞江上,镌刻神鱼跃石梁” 。 白鹤梁是涪陵长江江心的一道石梁,因早年白鹤群集梁上面得名。石梁长约1600米,宽约10-15米,东西向延伸,与长江平行。白鹤梁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里拥有勘称“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和世界罕见的“水下碑林”的题刻石群——白鹤梁题刻。</p> <p class="ql-block"> 白鹤梁题刻因它独特文物特性和以及在科学、历史、艺术具有极高价值,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白鹤梁比三峡库区正常蓄水位低40米,库区蓄水后就永沉江底了。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 2003年,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开工,2009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所以,人们现在想参观白鹤梁,只能深入江底了。</p> <p class="ql-block"> 白鹤梁背脊标高(即海拔)约为138米,在三峡大坝蓄水前仅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因而题刻长年淹没在江下,只在每年冬春交替,长江处于最低水位时才偶露尊容。所以每每在那几天,前往观看的人们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本来从所学的专业来说,应该早就一睹白鹤梁题刻的真面目了,而且在重庆的冬春枯水季节到涪陵也不知道多少次了,竟然没有去梁上一观,现在想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好在修了水下博物馆,于是到江底去看白鹤梁,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白鹤梁博物馆位于涪陵滨江路,看上去比较朴实且不打眼。博物馆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其中水上部分主要是一些介绍和图片。</p> <p class="ql-block"> 从展出的图片和介绍可知,白鹤梁梁体分上、中、下三段。题刻区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有题刻约165段,文字内容约三万余字。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现存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年代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其中宋化最多,元、明、清代次之。堪称源远流长,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 大厅中一条石鱼特别引人注目。白鹤梁题刻中这样的石鱼雕刻有18尾,记载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水下部分在水下38米的江底。要进入水下部分,必须要经过一个和乘飞机类似的安检程序。之后踏上一条长88米的电梯,进入水深38米处,电梯走廊辅以深蓝色的灯光和足以乱真的长江鱼类的影像。给人的是一种开始“深水奇幻旅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尔后通过一条约150米的平直交通走廊,在迈过一道宽约一米、厚约半米的钢制舱门后,进入到60多米长的环形参观走廊。</p> <p class="ql-block"> 参观走廊上的一侧有23个半米大小的水下视窗。从视窗望去,石鱼、书刻等都展现在面前,最近的题刻只有一米远,最远的也不过8米左右。水下题刻周围安装了6排共1万多盏节能灯,可以保证游客清晰地看到题刻。</p> <p class="ql-block"> 终于透过厚厚的玻璃,窥见那沉睡于江底的白鹤梁。水虽浑浊,却难掩其神韵。那些石刻,在水的映衬下,更添几分神秘与朦胧。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躺在那里,守护着长江的古老传说。</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参观走廊慢慢前行,一块块刻满文字的石梁通过时窗映入眼帘,每一块题刻就是一次水位的记录,把长江历年的水位线展现在人们面前,看着这些题刻,你不能不为古人的智慧而折服。</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题刻中,最早的枯水题刻比1865年我国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世界第一水文站”的美称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仔细看水中的题刻,会发现它们包括了多种书法字体。白鹤梁汇集了唐宋以来千余年各派书家遗墨,隶、篆、楷、行、草皆备,还有巴思巴文,书体风格颜、柳、欧、苏俱全,题刻内容或诗或文、可记事或抒情,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层面。虽然通过视窗无法窥其全貌,有些遗憾,但白鹤梁被誉为“水下碑林”却是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在视窗之外的水中安装了28个可旋转摄像机,游客通过触摸屏调节可以欣赏到题刻的细致部位,还能通过电脑数据库调集与眼前景观相关的录像资料等。不过,由于维护的原因,我们参观时无法进行体验,只有留待日后了。</p> <p class="ql-block"> 据说倘若参观者是潜水爱好者,还能到水中和题刻做“亲密接触”,当然我自认为不是潜水爱好者,也没有去提此类要求。</p> <p class="ql-block"> 虽然江底看白鹤梁题刻远不如站在石梁上看来得真切,但现在也只能如此了,谁叫自己以前没有利用好机会呢?不过白鹤梁这个沉睡于江底的艺术画廊,用它独特的方式,依然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底看看,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它的</span>魅力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