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集思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短视频上瘾的人,人际感知力实在惨不忍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跟一位女生朋友聊天,说到她最近约会的奇葩事件。朋友是一位工作后最近又重新回大学读博的女生,属于兴趣爱好广泛,但又有社会阅历思考能力较强的类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说最近约会的一位男生让她觉得有点无语,是因为他俩约了一起见面吃饭,她问男生有什么爱好想找一下共同话题,男生也很诚实,说平时爱好就是爱刷抖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吃饭的过程就是,女生为了避免场面尴尬,主动聊她的各种兴趣爱好和观点想法。约会结束后让女生意外的是,男生说对她很有好感,因为觉得他俩有很多共同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问题是现场男生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想法和内容输出,他却将对方因为照顾场面的单方面输出,理解为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甚至可能是女生对他有意...可事实是男生没有任何除了刷短抖音的兴趣爱好,他俩其实没有多少精神上的共同交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如果一个人在短视频的世界里生活了太久,甚至是看多了“抽象”视频,扭曲了对人际交往正常的感知和反应,就可能会丧失对人际交往那种“微妙”感知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后来想了想,要是对于两个生活爱好都只有刷短视频的人,他们约会时总不能两人在那同时打开手机刷短视频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刷短视频不是不行,但千万不能上瘾,因为这真的会改变你的大脑。我之前其实就写过,有一个很重要但在生活中被忽略的神经学常识:大脑和身体的肌肉一样,你不训练它或错误使用它,它的能力就会萎缩甚至流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期刷短视频上瘾,会错误训练大脑【严重损害创造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只有当人在看文字的时候,大脑才会点亮一个特定的区域“左侧枕颞区”,而当你看视频是另外的脑区被点亮,只有当你看文字的时候才能训练这块脑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块脑区被点亮之后的关键作用,就是会产生一个捷径,马上去点亮你的创造性脑区,就是让你想到好点子好主意的脑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创造力变得更强,有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办法就是阅读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就是为什么从脑科学角度,不提倡你太多的去看视频,你可以看没有问题,但是不要成瘾(这很难半办到,因为短视频的设计机制就是在研究让你怎么上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的阅读脑区的神经元被旁边负责看视频的脑区争夺过去,你阅读脑区的”肌肉“就会变小,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再去看书的时候,整体的阅读的能力都会下降,然后就是创造力的下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怪牛津词典评选的2024年的年度词汇是“Brain rot”,脑腐,因为阅读了太多低质和碎片化的视频内容,导致脑子生锈的意思,看来在这方面环球同此凉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不要因为刷了过多短视频让你丢掉了人际感知力和创造人,这是人最宝贵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心念的力量:如果你身体不好,事业不顺,别人问你的时候,你永远只需要回答:挺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去讲那些病痛,更不要抱怨你的遭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嘴有多毒,命有多苦",绝非危言耸听,所以只需要告诉身边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身体很好,胃口很好,心情很好,事业很好,什么都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乐的秘密是学会接受人生的缺憾,接纳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这才是人生大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自己的心放松下来,不刻意地去追求任何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定住在当下的这一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情感。如果真正爱一个人,我们永远只会邀请别人进入我们的生活,不能要求。永远会征询别人的同意,非请不要强行介入别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是允许,是自由。</p> <p class="ql-block">每天的功课:为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祈祷,发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福他们生活更加幸福,生命更加顺遂,获得般若智慧,获得究竟解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发心去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祝福与祈请,成为我们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会忍,才是当妈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人父母,要记住:我们只是“陪练”,比赛的主导者永远是孩子,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学会对自己负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总有些孩子,显得慢慢吞吞,磨磨蹭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都会特别着急,忍不住去催,甚至责骂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你越催,孩子越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磨蹭的孩子,该怎么办呢?秘诀只有两个字:忍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孩子磨蹭的时候,父母要忍住催促,让孩子自己承担磨蹭的后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的外在催促,不仅没有让孩子养成自律,还会逐渐产生依赖心理,“反正有父母的监督,不着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从小就被催促的孩子,长大后性格自然会变得急躁,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忍住替孩子事事包办,懂得从小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懂得放手的爱,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摘抄自《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乐的三个层次:如何让自己拥有深度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经常在生活中感觉到空虚、麻木、无意义感、缺乏存在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喜好。他们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缺乏活力和兴趣,陷入一种脱离现实的状态,只是在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会质疑自己的存在。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很好,但他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快乐到底去了哪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被理性掩盖了。当一个人的生活完全依赖于理性时,他就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他掩盖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无法感受到内心的冲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内心的冲动就是他真正的自我,是他真正的快乐来源。当你为自己内心冲动而活时,你会感到活着是幸福、安稳和快乐的。因此,如果你想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生命力,实际上就是要找到内心的冲动,唤醒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乐,可以治愈空虚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你内心的冲动在哪里呢?你如何找到它?做什么可以让你快乐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摘抄自《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乐的三个层次:如何让自己拥有深度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层级的快乐来自感官刺激的满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追随感官的冲动,满足你的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皮肤触感等感官,你会感到一种原始的快乐。这包括享用美食、品味美酒、获得良好的睡眠、熬夜追剧、旅行观光、游乐园嬉戏等。这些都是极具刺激性的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感官刺激会带给人快乐。只要在现实允许的范围内,你跟随自己的欲望,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会限制自己,不敢让自己获得这种快乐。例如,当我们想吃东西时,却限制自己不吃,因为担心发胖;当想通宵追剧时,却责备这样会对身体不好;当想去旅行时,用金钱限制自己,因为觉得不能浪费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制自己固然有好处,这使我们在现实层面上变得越来越好。然而,过度克制的结果是我们无法获得满足感,并逐渐迷失了自己。我赞同人们不应过度放纵自己,但我认为在安全范围内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才能感受到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健康的状态就是:有时候放纵,有时候克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