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2025.2.12)

陕人老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月10日,正月十三。</b></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近了,这几日傍晚都去公园里走走,只想这样每天看看,看着月亮渐渐满盈的过程,也是一个乐。</p> <p class="ql-block">  落日余晖下的公园里,西面是橙红的西天云霞,东面是湛蓝天幕上的耀耀盈月,很美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月下宿鸟归巢。</p> <p class="ql-block">  月上柳梢头。</p> <p class="ql-block">  明月松间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月11日,正月十四。</b></p> <p class="ql-block">  漫步中州西路上,一派节日气氛浓郁热烈,随处是彩灯。不过今年的彩灯不比早年,以往的元宵节,中州西路的各大厂矿门前都有花样繁多的彩灯群展,灯谜灯,走马灯,造型灯,品类繁多;今晚看到的一例的大红灯笼一排排,有点节日气氛,但全无往年热烈的欢腾。空荡荡的街面上,满是冷清,略失所望。</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亦如此。有两拨健身操的老年妇女,有一拨踢毽球的中年男女,还有几对带着孩子玩耍的年轻父母;不见过节的情味。</p> <p class="ql-block">  走到一处临街的楼房旁,看到这里的灯光与这里的冷清的旧楼房很有点情味,停下拍几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这条长达近十公里的长街两旁曾经都是这种一模一样的三层瓦顶的苏式风格,现在还保持原有样貌的地段已经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  这片长达十公里的临街老楼,是当年苏联援建我国156项工业基础项目的遗留,当年洛阳的“十大厂矿”的核心部分都集中在这条长街上。从东到西依次是:铜加工厂(黄河冶炼厂),洛阳轴承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矿山机器厂,四零七厂(低速柴油机厂),耐火材料厂。</p><p class="ql-block"> 90年代大搞房地产开发时,这片老房子几乎要被全部拆除盖新大楼,幸亏当时有人奔走上书建议保留这些工业遗产区,从而得以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节。</b></p> <p class="ql-block">  早就决意今晚要出门去赏月。可是一直到坐在地铁上还拿不定主意到底去哪里。</p><p class="ql-block"> 很想找个可以看到月亮从洛河水面上升起的地方,可不能确定哪个地段的洛浦公园的洛河河面开阔又正对面月出的方向。想了想,干脆就去城市广场吧,那里至少有个高台,可以看到避过许多建筑的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地铁→公交→步行→城市广场。6点10分左右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  “西边的太阳已经落山了”。</p> <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们到的还是晚了点儿。</p><p class="ql-block"> 今晚月出的时间是17点58分。</p> <p class="ql-block">  月光下的河面上波光粼粼,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  可惜月亮已经升高了,没能看到月亮浮出水面的景象。懊悔不叠啊!</p> <p class="ql-block">  最终也没能登上城市阳台的观景台,因为下面有一场表演活动,所以封闭了上观景台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我们对挤在人群中看表演没兴趣,就只是沿着步道在洛浦公园的堤岸上漫步赏月。</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节日气氛还是挺浓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禁放烟花的规定,但远处总是不时有连绵升起的漂亮的烟花。嗯,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寒风赏月不耐久,不如归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补】思“元宵”</b></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237, 35, 8);">乙巳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何谓“元宵”?“元”,首也,初也。元旦,元首,元年,均为此意。“宵”,夜也。元夕,元夜,同义。通宵达旦,宵衣旰食,春宵一刻等等。</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明明大年初一的夜晚才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夜晚,为什么要把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呢?大概率是因为我们民族崇尚月亮的缘故。</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的夏历(周历、阴历、农历)与所谓的“公历”(凯撒历、格里高利历)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夏历是“以月套年”,即每个月初一必须是月首第一日,即月相的周期确定“年”的开端,而且“月”的周期必须符合天文的月相周期。</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而所谓公历则是“以年套月”设置,先人为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比如想当然地认为是某位圣人的诞辰日)作为岁首(即元旦),然后把年随意按大致的30日为一个月的周期,完全不管“月”与“月相”是否相关,以至于大月小月的顺序可以任意变换,二月的天数也可以随意调整。</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夏历中的“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月”!</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元”宵是月满的十五,而不是月朔的初一呢?</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按我们寻常的想法,一个朔望月的周期,应该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应该是从生到亡的过程吧?那么,一年之始的元夜,不是应该是正月初一么?</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可是我们的先民们却把这个“元”夜定在了满月的十五!</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思来想去,推测古人心态,唯一的可能就是——一月之中的月满之日才是一个月中的完满形态,所以古人以月相最完满的时刻来当作这个月相过程的代表或象征;只有每次月圆之夜才是一个“月”的标准。以此论,一年之中的十二个月,就是有十二个满月;闰月闰出来的其实就是多出来的那个满月之月。</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元宵,元夜,元夕,这个“元”就是第一个满月之宵、之夜、之夕啊!</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元旦”和“元宵”。</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西历的新年第一日被称作“元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年的第一个日出(旦)么;而夏历的新年却被称作“元日”似乎更恰切,也是一年之始之日。</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关键是西历只关心太阳的周期,定好了“年”就够了,其他则马马虎虎,顶多再加上一些宗教上的纪念性日子当作节日;而我们的夏历却极端关注各种周期。一个表征可以说明这一点:西历的节日都与太阳历月份加“星期”序数相关;而我们的夏历大抵只与月的日期序数相关。就连各处的庙会大集也都如此。</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比如,夏历不仅要求(努力做到)“年”的周期的准确性,还要求做到“月”的准确性;甚至为了农时和农事,追求“节气”周期的精确。不仅如此,还因每个月的重叠日都是“至阳之日”而设置了独特的纪念性节日,比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十月十”。不知道有没有“十一月十一”和“十二月十二”?</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么看来,夏历的复杂性不仅仅表现在“阴阳合历”上,还表现在农耕文明对天时的极端看重上,更表现出对天地阴阳和合的哲学观宇宙观上!</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元日”与“元宵”并重,所以我们的“过年”需要到过了“元宵节”才算过完了年啊!</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的老祖宗们何其了不起啊!</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i><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以上为胡思论想,勿喷勿笑则个。</span></p> <p class="ql-block">月下洛河,美不胜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