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雨中感悟

山雨欲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又下雨了!每当下雨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每人对下雨都有不同的心情,而我想从实际生活考虑,下雨带给人的不快除了交通上的不便以及盈满后所肆意泛滥给人带来的洪水灾难外,更多是对人的好处,春雨贵如油、夏雨凉飕飕、秋雨缠绵悱恻、冬雨鲜润飒爽。而它最为可贵之处在于对人心境的揣摩,它最能勾起人的思绪,引发人的思考。雨天来临,人们或兴奋或忧郁,或激动或仿禮,总之平日以往骚动的心平静了,烦躁的心冷静了,变得开台思考了,有句名言:人脱离了思想,究竟能飞多远。正因为上天利用雨天给了人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才使人脱离了动物的低级原始状态转向了高层次的精神自求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雨水能洗静空气中的尘埃,滋润大地万物,也能洗刷人心中的浮尘,迷茫的生活。追求和谐浪漫的诗人、散文家们一提到雨,兴奋无比,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他们心灵的闸门,任其思想的洪水酒潛下,一泄千里,铸就了古今多少佳作名篇。如人人都背诵如流的唐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何当共剪西窗独,却话巴山夜雨时”,还有周作人的《苦雨》、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余秋雨的《夜雨诗意》等等无不体现着作者对雨的感悟,对雨中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像雨中梦幻人生的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比而言,都市的雨与乡村山涧的雨是大为异的。落在乡村山涧的雨千年来始终如一,一直“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地下着,滋润着土壤万物,它既不知缘何而来又不知缘何而往。夜晚酣睡的人们对雨的来临全然不知,等清晨一觉醒来推开窗户,一阵凉气袭来使人打了一下冷战,揉揉睡眼才看清窗外淋浙的细雨,它如缕缕细丝挂于屋檐下。人们暂时放下劳作,男人们抽一锅子烟,喝一壶茶和女人在家开始了手工活,或编织家用工具,或缝衣物,总之雨的到来只是暂时调换了一下他们的工作方式,由脸朝黄土背朝天地野外劳作改为家中的小活细活,他们是不会停止劳动的。但他们不是不懂得休闲,只是他们的情趣永远在看似辛苦的劳动中。雨大概只是他们估摸庄稼收成好坏的体温表。几千年的单调农耕生活使他们少了具备欣赏雨的生活情趣,而对雨更多的是像神一样地顶礼膜拜。乡下能真正欣赏、品味雨的却是孩童。想我的童年一见雨如着魔一样,不管雨点的大小,疯似地跑向雨中,纠集伙伴雨中打水仗,雨渐渐下大,而孩子们却更肆虐玩皮,笑声、叫声与雨声合奏着交响曲。自然界中的好多优美画面没有让人能好好地欣赏,像落入乡村山涧的雨,飘落的花,无声无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恒轮回。落人乡村山间的雨是自然地本来面目的雨,无需任何加速与催化,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市的雨现代气息很浓。白天整个都市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雨淋淋而下,顺着街市绿荫、水泥柱、栏杆等物或急或缓流下来,也像都市的人群穿过车流不息的大街寻找着它们的归宿。街道上有打着各式花伞急匆匆的人们,有穿着各色雨披骑着自行车快速飞奔的人们,雨水挡住了人的视线,看不清他(她)们的表情,看到的只是些模糊的身影。往日急驰的车辆不由得放慢了速度,往日空中飘浮的灰尘被悄悄的洗涮,让人感觉到这个城市干净了好多。昔日都市的繁杂吵闹已被这雨声冲淡,差点没有了声息,听到地只是这淅淅沥沥的雨点声。雨夜都市是最具现代浪漫气息的一道风景,华灯初上,被雨水打湿的光亮的路面折射着五彩缤纷的各种霓虹影子,路灯、车灯、霓虹灯等所照射的各种光线穿过雨线,射向朦胧的夜空,组成了一幅幅立体图画,它久久地展现着直到天亮。风情万种的都市人是很会体会雨中的浪漫的。在雨中时常会看到不少的恋爱中的男男女女,在雨伞下相拥而行,卿卿我我,这雨只会加重此刻的浪漫,让他们抱得更紧了,伞外的雨再大他们也全然不顾。透过雨中看夜生活的都市人们,不管是在咖啡馆或是在精品屋,视线都不是很强烈,都比往日多了几份朦胧与神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雨,不论是淅沥小雨还是滂沱大雨,总能激活人体内的情感细胞,让人在这段时空中放纵。(对生活) 或计划,或相思,或检讨,总之它给了人一个很好的 思考空间,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过去、现在、未来 好像很清晰,又好像很模糊,就像这雨一样,不知 它什么时候已悄然而来,不知道它又在什么时候 悄然走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