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革命圣地延安

海边的风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3日下午,游览过西安钟楼与鼓楼后,我们漫步于古街,见到了众多旅行社。西安彩虹旅行社吸引了我们,一番了解后,我们决定在此报名参加陕北二日游散客团,开启一场探寻革命圣地延安之旅。</p> <p class="ql-block">原价480元/人,经过还价到400元/人,再加上我超过60周岁,门票有优惠,故为380元,三人共付了1180元,包括交通费、门票费、食宿费,但不包括电瓶车钱每人40元,这个需要另付,另外还有个看演出的自费项目。</p> <p class="ql-block">2月4日早上7点20分,旅行社的小车把我们从住的酒店接送到位于永兴坊的集合点。趁还没有出发,我们在永兴坊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永兴坊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城墙东侧中山门(小东门)内,为唐代一百零八坊之一,是唐代丞相魏征府邸的旧址。总占地15亩,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8米。2014年12月,永兴坊正式开园。永兴坊园区分为关中巷、陕南街、陕北里、手工作坊、非遗民俗街、107街、非遗文创街、福街等八个街区,汇聚了陕西11地市,107区县的文化“精粹”。主要以仿古“坊、肆”建筑群、牌楼、休闲绿化广场、内街、井房形式建造,再现了古长安城的街坊式形态和历史生活气息,以及传统民俗生活空间。2022年11月,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全网法术最高定身术、凭借超强定力被誉为西安银人一哥阿少在直播,同车的几位游客争相和他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在永兴坊纳谏台上一坐,俨然是古代审阅案宗的清官。</p> <p class="ql-block">8点,整个散客团33人全部到齐上了大巴,我们二天的陕北之行也就开始了,这是来自陕北富县的张亚齐导游,用他的原话“这次是陕北人带着我们游陕北,真是有福了”。一路上听着他介绍陕北的风土人情,哼唱着韵味地道的陕北民歌,大家游兴十足。(点下面听音频)</p> <p class="ql-block">约2个半车程后,我们到了黄陵县龙宴山庄吃中饭,整个团队33人分12个家庭坐三桌,我们三人为5号家庭。</p> <p class="ql-block">到了黄陵就觉得气温比西安低了很多,到处还是未融化的积雪,而看了天气预报,延安的最低气温要比西安低10℃左右。</p> <p class="ql-block">11点20分我们进了黄帝陵景区,在这游览了约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陕西黄帝陵祭典的至上性、持续性和唯一性,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认可。</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p> <p class="ql-block">黄帝手植柏。</p><p class="ql-block">树高19.5米,地围11.6米,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约5000年,为古柏之冠,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中华第一柏”。1998年中华名树公选养护委员会评选它为“中华名树”;2018年中国最美古树遴选委员会评选它为“最美古树”;2023年全国“双百”古树名木推选活动中,手植柏被评为“最美古侧柏”,黄帝陵古柏群被评为“最美古树群”。</p><p class="ql-block">黄帝手植柏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巍峨参天、苍劲挺拔、枝叶繁茂,昭示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挂甲柏</p><p class="ql-block">又名“将军树”。志载“汉武帝征朔方还,挂甲于此树”,树干上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似有断钉在内,清明前后,若雨水充沛,有柏脂溢出,晶莹剔透,堪称“群柏之奇”。</p> <p class="ql-block">保生柏</p><p class="ql-block">树高17米,地围9.3米,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树龄约5000年。</p><p class="ql-block">保生柏因其位于保生宫旧址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与华夏中医始祖"医圣"天师岐伯在此谈经论道,形成“养生、养 心、养性”《黄帝内经》的主要精髓,开启了中医药学、养生学之先河,被人们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邓小平为黄帝陵题写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黄帝脚印。</p> <p class="ql-block">“人文初祖”大殿,系供奉黄帝的正殿。“人文初祖”匾额为爱国将领程潜所题。殿内黄帝浮雕像,用墨玉刻制,神龛四周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木雕拱围。</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这里正在举行乙已年黄帝陵春节团圆季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来黄帝陵就是来寻根问祖的,追本溯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向心力量。12点半我们离开了黄帝陵景区,向壶口瀑布景区出发,约160公里,到了景区门口换乘景交电瓶车(每人/40元),下午3点正式进入景区里面。</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2022年7月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省延安市·山西省临汾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我们去的当然是陕西这边的壶口瀑布景区。</p> <p class="ql-block">魅力冰瀑</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是中国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站在瀑布前,我不禁想起了著名诗人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尽管现在是2月份,属于黄河的枯水期,水量不是最大,但今天太阳普照,看到了彩虹瀑布,也是蛮幸运的。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像彩桥飞架。</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以其磅礴的气势、独特的景观,成为了众多旅游人心中向往的圣地。壶口瀑布不仅仅是一道自然景观,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半我们结束了壶口瀑布的游览,乘车去下一个景点-北京知青旧居,于傍晚5点到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延安北京知青旧居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羊家庄村,是一个具有浓厚知青文化和陕西风韵的地方。‌这里曾是1969年北京知识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陕北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地方。知青们与当地社员一起生活,积极参与农业生产,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旧居由六孔土窑洞组成,沿着山势排列,门口挂着玉米、高粱、辣椒等农作物,充满了陕西乡村的风情。窑洞内保留了知青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如锅碗瓢盆等,墙上还挂着反映知青劳动、生活和学习情况的黑白照片。这些细节再现了当年知青在陕北的艰苦岁月。</p> <p class="ql-block">进入知青窑洞旧居参观</p> <p class="ql-block">入住在离北京知青旧居不远处的延安知青文苑酒店,并在那用了晚餐。</p> <p class="ql-block">如今,北京知青旧居不仅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还成为了游客歇脚的打卡点。这里完整保留了知青大院的原貌,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和知青文化氛围。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生活,感受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5日早上6点出发去南泥湾,7点50分到达南泥湾景区,下了大巴,零下7度的气温着实让我们觉得冷飕飕,还好没有风。我们在稻穗门前拍照打了个卡后,8点10分继续出发。</p> <p class="ql-block">8点55分我们到了宝塔山下,远眺宝塔山,心潮澎湃,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啊!</p> <p class="ql-block">9点半到了杨家岭景区。</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依杨家岭路分南北两部分。南边是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北边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的故居。它是中共中央1938年11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党的七大在此召开;党中央在延安期间,先后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近20位领导人在此居住。毛泽东在此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顿党的作风》等43篇重要著作,领导了边区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1947年胡宗南轰炸延安城,这里的许多建筑遭到破坏,全国解放后陆续修复,直到1953年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p><p class="ql-block">中央办公厅楼于1941年建成,其状如飞机,亦称"飞机楼"。一层的北翼为中央图书室,南翼为中灶饭厅,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此召开;二层是任弼时、李富春、王首道等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三层是政治局会议室。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宣部在此主持召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有近百名文艺工作者参加。毛泽东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解决了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同群众相结合等一系列根本问题。</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礼堂</p><p class="ql-block">1942年落成,长35米,宽30米,可容纳千余人,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型建筑。1945年4月至6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七大历时50天,参会代表755名,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认真总结党成立24年的经验,制定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委员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p> <p class="ql-block">枣园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古称"延园,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截至2022年11月4日,占地面积80亩,是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1947年3月,蒋胡匪军侵占延安,部分建筑物遭到破坏,1953年,枣园革命旧址开展保护维修工程,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开放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p> <p class="ql-block">延安枣园的“五大书记”铜像,</p><p class="ql-block">在进入领导人居住区前,可以看到当时中央五大书记(从左到右依次为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为2.2米、重为3吨,均为紫铜铸造。铜像雕</span>刻的惟妙惟肖,那天的天气也好,五个人个个容光焕发意气风发的样子,透出即将建立新中国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旧居</p><p class="ql-block">1937年3月16日,任弼时到达延安,洛川会议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出师华北。1940年3月回国后,参加书记处工作,兼任中央秘书长,筹备"七大",负责陕甘宁边区与晋西北的工作。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后,进入中共核心领导集体,为中央机关正规化建设和边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2日,任弼时由这里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担任中央直属纵队司令。</p> <p class="ql-block">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张闻天曾先后在凤凰山麓、兰家坪、杨家岭居住。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干部教育部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等职。延安整风运动中,他带领调查团赴陕北绥米地区和晋西北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写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报告。在此居住期间,主要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著有《中国革命纪事》等书。</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20日,由此去东北工作。</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由于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枣园进行筹备“七大”会议工作,许多问题需要毛泽东亲自处理,而杨家岭与枣园相距比较远,为了避免毛泽东在路上来回奔波,争取时间,所以毛泽东随中共中央书记处搬进了枣园。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时期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他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根据地、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重大问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迁到这里。在抗日斗争向国内解放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头,他肩负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的重任,协助毛泽东处理军机大事,签发了《命令冈村宁次投降》等指示、命令。1947年元旦,发表《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的广播词。院中有一石刻棋盘,工作之余常与工作人员对弈。年届六旬不觉老,被人们誉为"青年领袖"。</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2日,由此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委副书记,前往华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刘少奇由杨家岭迁到这里。他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运动,参加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主持中央工作,根据时局变化,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2日,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前往华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是1943年9月从前线回到延安,10月由杨家岭移住枣园。彭德怀在此居住期间,积极协助毛泽东、朱德等指挥华北战场,并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代表中央军委起草了许多重要电文。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会上,被选举为 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彭德怀与中央军委制定了保卫延安的战略部署,挫败了国民党突袭延安的阴谋,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47年3月2日,彭德怀为方便与毛泽东、朱德等研究部署党中央西北战争的作战方针,从枣园移住王家坪。</p> <p class="ql-block">幸福渠</p><p class="ql-block">位于枣园院子右侧靠近山坡处,从院子中间穿流而过。渠长6公里,建成于1940年4月,可灌溉土地80多公顷。这条渠把枣园川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于是群众给它取名为“幸福渠”。</p> <p class="ql-block">位于枣园毛泽东旧居前的亭子,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常在这里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1点我们结束了枣园的参观,乘车去延安保育院,在那里的红果果餐厅吃了中饭。下午主要是看一场自费演出《延安保育院》,演出时间是12点50分。由于时间还早,我们就在保育院附近逛一圈。</p> <p class="ql-block">延安保育院外景</p> <p class="ql-block">保育院里面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去保育院旁边的金延安情怀街溜一圈。</p> <p class="ql-block">金延安情怀老街</p><p class="ql-block">梦回三十年代老延安古城院落,</p><p class="ql-block">再现北宋延州边塞小城风情。</p> <p class="ql-block">12点半我们在保育院外面的场地上观看安塞腰鼓和扭秧歌表演。</p> <p class="ql-block">12点50分演出开始。</p> <p class="ql-block">《延安保育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抗战时期为保育儿童而成立的延安保育院之真实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原创红色历史歌舞剧。演员队伍中有17个孩子,最小的仅三、四岁,小演员培养的难度之大,更新换代率之高与同类剧目相比,绝无仅有。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当然,是难点,也更是亮点。这是一部融历史性、民族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红色经典歌舞剧。全剧分第一幕《回家》、第二幕《成长》、第三幕《转移》、第四幕《东渡》和尾声五个部分,演时75分钟,取材真实,结合舞蹈、民歌、秧歌、道情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革命年代的真实氛围,使观众在震撼中得到启迪。</p> <p class="ql-block">2点15分我们看完了演出,4个半小时的车程后回到了西安住的酒店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