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元宵节刚过,我就来到北京东岳庙,却仿佛迈进了历史的幽巷,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每一块碑石、每一尊神像,每一对楹联……仿佛都在阳光下诉说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位于繁华的朝阳门外大街,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1319),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占地6万平方米,古建有376间,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民间祭祀活动也十分盛大,是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庙门,我便被庄重、肃穆的建筑吸引:红墙青瓦,飞檐斗拱,午时的阳光洒在殿宇之上,光影交错间,伴着众多石碑的,似在默默地与历史对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东岳庙中有许多石碑。据记载曾多达140余块,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碑刻。其中尤以元代书法家赵孟频手书《张留孙道行碑》最为著名。这些石碑是研究东岳庙历史、北京民俗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石碑上的文字记载着庙宇的兴衰变迁,那么楹联则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着人生的哲理与处世之道。驻足细读,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思想脉搏在指尖跳动。</p> <p class="ql-block">轻轻漫步于东岳庙内,令我震撼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神像。它们或威严庄重,或慈眉善目,每一尊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视着这些神像,我不禁想象着古代工匠们是怀着怎样的虔诚之心,一刀一刻地雕琢出这些传世之作。这些神像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古人信仰与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走出东岳庙,抬眼见到对面的神路街琉璃过街牌楼。据记载它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为三间四柱七楼歇山顶式砖石琉璃牌楼,属东岳庙建筑群的附属建筑,牌楼面北额书“永延帝祚”,面南额书“秩祀岱宗”。</p> <p class="ql-block">一路探寻,我深切地感受到:东岳庙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宝库。它让我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令我对历史和传统增强了敬畏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