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韵

渔夫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抚顺的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大地,到处都是银装素裹。冬天的景色,无雪灰暗,有雪洁白,虽然没有丰富的色彩,但简单到纯粹,也是一种大美。 雪是北方的冬天最美的风景。雪,它纯净无瑕,洁白似玉,它能净化万物,洗涤灵魂。它悄无声息地飘洒,遮蔽一切污垢和灰暗,它把万物统一在洁白的麾下,让这个世界美得沉静,美得通透。 <p class="ql-block">  踏雪寻梅是诗人的臆想,隆冬时节,天地和白雪已是一幅天然的画屏,若点缀着一枝红色的梅花,为这纯白的天地增添了生命的动感,于是踏雪寻梅就拓展了诗人的想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寻找那一份属于内心美好的理想画面,成就着诗人们心中的寄望。</p>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北方的冬季垂钓者的真实写照。在抚顺浑河的冰上,就有那么一些执着的钓鱼人,在浑河的河心处,把冰面凿穿,下钩垂钓。虽然不是乘孤舟,却也在寒江之上。大地冰封、万里飘雪的景象总是给人以孤寂和凋敝,这里却孕育着钓鱼人的热切期盼,诗人们赋予雪的万千情感,成就了俗人的另类闲情。 唐代诗人有“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的佳句。雪,冰清玉洁,象征着文人洁身自好的品质,茶,清新淡雅,暗含了谦谦君子之习性。明人高廉说“茶以雪烹,味更清冽,幽人啜此,足以破寒”。雪是至寒之物,喝一口雪水煮的茶,却能破寒,实难常人想象。在北方的隆冬,望着窗外的大雪,蜗居于漏风的居室,围炉煮雪品香茶,是驱寒还是悟道,又何尝不是一种情调呢。 <p class="ql-block">  文人爱雪,常常以雪为诗。毛泽东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居高临下的展望。唐高适有,千里乌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这是对落雪的白描。唐李硕有,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这是对雪落疆域的特写。唐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出征前的宣誓。唐李益有,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这是雪落行军路上的艰辛。宋欧阳修有,雪消门外千山白,花落江边影无踪,这是与大雪邂逅在山水之间。唐岑参有,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是迎风雪出征后的凯旋。</p> <p class="ql-block">  对雪的比喻,古人曾有问答,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一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意即把盐撒向空中,二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意即风吹柳絮漫天飞舞。还有“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所有回答都给予了雪无限的褒扬和赞美。雪是文人寄托情思的绝佳载体,把雪视为超凡脱俗之物。诗人爱雪,爱它的洁白,爱它的高雅,爱它的皎洁,爱它的纯净。然而,在普通百姓心中,一句农谚“瑞雪兆丰年”,胜过多少诗人对雪的赞美和寄托。</p> 202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