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印象

田慧君

<p class="ql-block"> 这是二十多年前我拍摄的一组片子,一个有关丽江历史文化印象和思考的影像纪录。</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构成实质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它必然要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丽江悠久的历史和奇异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它的底蕴是极其丰厚而独具魅力的,这种魅力展示着一种神秘、深邃、绵长,甚至是神圣。我用镜头记录下对丽江的思考、理解和眷恋,以寻找着心灵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已有无数个这样的晨曦照耀着这个古城。氤氲中的古城舒展着苏醒了的身姿,阳光里有古城生命的年轮,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漫步于古老的街巷,感受着它的温馨与宁静。镜头里,读报老人专注的神情和远处身背筐篓的纳西族老人投下的长长的影子,与清晨街道中的静谧和谐的氛围融为一体。也许,这才是古城应有的原始风貌和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四方街,古城的中心地带。当你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古老的屋脊和一颗古树稀疏的枝叶,照在纤尘不染的广场上,置身在这空旷的时空中,你会感到时间仿佛放慢了匆匆的脚步,心中一种原始的诱惑在膨胀,都市的繁忙与喧嚣,红尘里的虚名和浮利仿佛在这一刻悄然远离了。</p> <p class="ql-block">石板路是用当地五花彩石铺成的。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和人践马踏,已是陈迹斑斑,光可鉴人。漫步青石板路,感受着柔和的秋风,就像是感受着古远的清风,随风飘来的是一串串茶马古道马帮的铃声。</p> <p class="ql-block">木氏土司的木府,历经了元明清三个朝代,是丽江古城近千年以来的心脏所在。尽管它是在原来遗址上重新修建的,但从它的恢弘气势中仍能看到当年王府的威仪与尊贵。</p> <p class="ql-block">“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这是当年徐霞客游丽江时都未曾涉足木府时发出的感叹。而今,几个纳西老人迈进木府的步履是何等悠闲而从容。</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保存了大量的融汇了纳西、白族、藏族等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民居。站在古城南狮子山俯瞰,民房群落,瓦屋鳞次栉比,彰显了一种节奏和韵律之美。</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有这样的雕花窗户和门,图案多为花鸟造型。从这些精美的雕花中似乎看到了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由玉龙雪山流淌下来的河水一分为三流入古城,分成若干支流,穿街绕巷,蜿蜒流淌,遍布全城。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清澈的河水投射出了古城厚重的历史中的那份灵动、那份生机。</p> <p class="ql-block">丽江束河古镇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和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完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见证了丽江的沧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体会丽江之美,在于体会她喧闹中的那份宁静。在古城中,纳西族老妈妈是最引人注目的。面对熙熙攘攘的外面世界的国人和洋人,她们的目光和表情总是显得很平静、安详,眼前的喧嚣和浮躁并没有打破她们宁静的生活。她们及这个民族不为世俗所惑,从容地抓住了丽江的文化脉搏,保持了自己所特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特色,依然故我。</p> <p class="ql-block">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温良而著称。她们的民族服饰用黑白蓝棉布缝制的,并配以简单的纹饰。头顶日月,身披七星羊皮,象征“披星戴月”,以视这个民族妇女的勤劳。</p> <p class="ql-block">开放使丽江和世界没有了距离。满街的金发碧眼的洋人对于当地人来说就像是家常客人。一声招呼,一杯清茶、一种平和心态,总是显得随意而自然。</p> <p class="ql-block">明丽而温暖的午后阳光,倾泻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和眼前这位操琴洋人的身上。舒缓悠扬的旋律弥漫在深秋的古城,他自由的思绪和情感也在这片天空中飞扬。</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这个工艺品手工作坊,神情专注的手工艺人不会刻意与你搭讪,任你的目光与满墙的的木刻画进行交流。我的眉宇间散发出了一种交流后的温暖和喜悦,真的是被满屋的那份宽容而深厚的安静打动了。</p> <p class="ql-block">昔日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商品交易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但相比今天的繁花与喧嚣,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古城笼罩在一片繁华与炫目之中。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使丽江在原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洋味气息与情调。一条百余米的酒吧街,各种民族、各种肤色、各种信仰的人融合在一起,开怀畅饮,把酒对歌。素未平生的八方来客在这里似乎都忘记了自己,每一次对唱都极为投入并忘形。开放式的阁楼,也许正是这座古城面向世界的姿态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在河边的餐桌旁,我们邀请了这个来自东北的流浪艺人演奏了一曲《回家》。我们无意了解他的身世和生活经历。但从他略显微笑的眼神里看出了他在异乡走遊生活的惬意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原本的丽江,不应该是这样的灯火辉煌。古朴的民宅建筑被现代化的灯光照耀的有些炫目,尽管显得富丽堂皇,但是这种人为的装饰使这座古城多了一些招摇与浮华。</p> <p class="ql-block">曲终人散,喧闹的酒吧和街市归于沉寂。曾杯盘狼藉的桌上只留下一盏孤独的烛光和一个空荡的烟缸。应当承认,酒吧的对歌与喧闹只是古城魅力中一个调味的元素,一个迎合时代时尚的表象,比重不大 但不可或缺。</p> <p class="ql-block">夜已经很深了。喧嚣过后,漫步在空旷幽深宁静的街衢,感悟丽江的光影,恍惚中似乎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迷离的色彩让人萌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柔情和依恋,一瞬间,你的思维和存在迷失了,迷失在这浓烈的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团结向上又有向心力的民族。她们常常自发聚集在一起,在一段段简单质朴的纳西曲调下,跳起民族舞蹈“打跳”。她们用步调一致的舞步和最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嗓音,唱着、跳着,粗旷的舞蹈动作,纯真的民腔俗韵,仿佛来自遥远的呼唤,承载和延续着纳西民族独具魅力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