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编:微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4541071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城武汉,春节的喜庆氛围犹存。然而,江城驿站第十一次线下活动却在二月十日如期而至。在会长草色遥看与主持人大强老师的引领下,更有从京城归来的曾金美老师以及管理团队的积极助力,我们踏入了东湖,来到了梅岭一号,瞻仰了毛主席在武汉的居所。武汉梅岭一号,座落于东湖的幽境之中,绿树成荫,石径蜿蜒,一座两层小楼静静矗立。梅岭一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棵树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漫步其间,感觉历史的厚重感与伟人的风采扑面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是毛主席晚年工作与生活过的一处隐秘居所,直至1993年才正式对外开放。梅岭,这片毛主席口中“白云黄鹤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主席晚年在此短则居住一周,长则达半年之久,因此梅岭也被人们戏称为“湖北的中南海”。自1993年初对外开放以来,梅岭一号接待了大量中外游客,成为人们缅怀毛主席晚年经历、体验伟人生活的旅游胜地。在这里,厚重的革命历史和先烈精神的永存,时刻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梅岭一号的建筑一气呵成,完全依照主席的习惯和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而建。游人参观时无需走回头路,一路向前即可将整个建筑尽收眼底。建筑内设有主席的办公室、卧室,还有小型会议室等。在这里,毛主席曾召开过许多重要的会议,接待了众多国际友人,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器具、服装及珍贵的照片。(因不允许拍照,故无图片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主席对东湖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他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接见外国客人最多的地方。毛主席曾先后48次下榻东湖宾馆,共接见了64个国家的94批客人,其中包括金日成、胡志明、蒙哥马利等,主要活动都在这栋房子里进行。1960年梅岭别墅建成后,毛主席便住进了梅岭一号。梅岭一号是毛主席建国后除北京中南海外居住次数最多的地方,见证了无数重要的历史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东湖居住期间,毛主席不仅与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对这里的草木山水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毛主席一生钟爱梅花,每当梅花盛开的季节,他都会在花间漫步赏梅。即使不在花季,他也喜欢在梅园徜徉,边走边思考问题。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毛主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国家的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智者乐水”,这或许也是毛主席情系东湖的原因之一。他一生酷爱游泳,曾在武汉畅游长江40多次。1956年5月31日至6月3日,毛主席三次畅游长江后,在东湖梅岭南山甲所挥毫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祖国江山的雄伟瑰丽,更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彰显了伟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擘画了治理长江的宏伟蓝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梅岭一号楼前的这棵松树,是毛主席亲手种下的。如今,这棵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虽然不再长高,但虬枝伸展,绿荫日浓,仿佛在向每个到访者讲述着一个伟人与一个湖的故事。松柏之树,树干巍然挺立,苍劲有力,其上鳞纹斑驳,交织着岁月的痕迹。翠绿的叶片密密交织,轻轻依偎在刚健的枝条之间,共同勾勒出一幅古朴典雅的自然画卷,尽显其历久弥新的韵味之美。走近这里,凝望着依山就势的伟人故居建筑,感觉是那么自然、得体,仿佛每一棵树、一块石都经过设计者的精心处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青松前拍摄留影,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近这里,仿佛还能感受到伟人留在此处的生活气息,在江城留下的足迹,以及他对这个国家发展的运筹帷幄。如今,人们将伟人在东湖梅岭一号一件件令人难忘的故事,以及珍贵的照片镶嵌在一块块形状各异的花岗岩上,走在东湖小道上,两旁花岗岩上的一幅幅熟悉而亲切的照片,拉近了我们与伟人的距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近这里,能够拥有这实地参观的贴近感,历史和回忆涌上心头,让人难以忘怀这座伟人的故居。景点开放,让来此参观的人们,都不由得深深缅怀起这位伟人。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孕育出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见证了共和国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炮击金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西藏平叛等。曾经,高峡出平湖和南水北调工程的蓝图在此构想。一代伟人的钟爱,各国宾客的称赞,使东湖在海内外留下了美名,走向了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梅岭梅花香,灿烂寄情长。我们行走在梅岭梅花丛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主席将梅花的自然美与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善美有机地融合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梅花和所有的“报春花”站到了一起,“隐身”于万紫千红中,对革命的胜利报以会心一笑。这是伟人与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精神!伟大领袖的一生就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我们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这种精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