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夫妻西藏、新疆自驾游札记19(巴音布鲁克-克拉玛依)

gbl101

<h1>  在巴音布鲁克逗留了3夜,2024年9月20日清晨在宾馆附近吃过自助早餐后,我们离开巴音布鲁克小镇,沿独库公路继续北上。</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巴音布鲁克不愧为旅游小镇,除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充足的宾馆饭店外,对自驾游客也非常友善。小镇及南北的公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对于一般性交通违章只警告不处罚的提示牌,我们几次在路边临时停车,被路过的巡警告之“此处不准停车,请尽快离开”,仅此。不像一些地方的交警,罚款似乎是执法的宗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穿越独库公路</b></h1> <h1>  独库公路巴音布鲁克至那拉提被称之为独库公路中段,全程约 61 公里,期间翻越海拔高度在 3000 米左右的拉尔墩达坂,这一段相较独库公路南段(巴音布鲁克镇-库车),及北段(独山子-那拉提)路途相对平坦好走。</h1> <h1><b>巴音布鲁克-那拉提</b></h1> <h1>  开都河在公路边蜿蜒,沿途一派草原游牧风光,我们不时停车拍照。</h1> <h1>  成群的牛羊在清晨的阳光下悠闲地吃着泛黄的青草,和谐安详。</h1> <h1>  一群牛奔向开都河,尘土在牛蹄下扬起。</h1> <h1>  不久我们就再次进入天山山脉,道路变得崎岖。</h1> <h1>  独库公路在2019年时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了不少的观景点、环保公厕等设施,成了名符其实的旅游公路。</h1> <h1>  我们在拉尔墩达坂驻足观景。</h1> <h1>  阳光驱散晨雾,层峦叠嶂的群山逐步变得清晰。</h1> <h1>  旅游给沿途老百姓带来生意,骑马受到了游客的青睐。</h1> <h1>  翻过拉尔墩达坂,我们来到那拉提。最初的自驾攻略,我们将在那拉提向西,沿伊犁河谷,喀拉峻、特克斯、昭苏、伊宁、霍尔果斯国门、赛里木湖一路走过,之后再去北疆的喀纳斯等地。</h1><h1> 按此计划,到喀纳斯将是在十一期间,那时游客会更多,气候也难以预料。权衡利弊,我们决定调整规划,先去喀纳斯,再游伊犁河谷。</h1> <h1>  到了那拉提,在游客中心领取了伊犁河谷旅游的相关资料后,我们马不停蹄,继续向北,走独库公路北段。</h1> <h1>  独库公路北段是指从独山子到那拉提这一段,全程约 230公里,其中要翻越海拔3460米的哈希勒根达坂及海拔3300 米的玉希莫勒盖达坂,山高路险,是穿越独库公路难度最大的路段。</h1> <h1><b>那拉提-乔尔玛</b></h1> <h1>  图中右上侧及远处山巅的白色线条,就是在崇山峻岭中盘旋穿行的独库公路。</h1> <h1>  翻越海拔3300米的玉希莫勒盖达坂。</h1> <h1><b>乔尔玛</b></h1> <h1>  途中路过地处横贯天山的伊乔公路与独库公路的交汇处的乔尔玛。</h1> <h1>  乔尔玛景色怡人,路边流淌的喀什河蓝中透着乳白,两岸秋色正浓。</h1> <h1><b>乔尔玛-独山子</b></h1> <h1>  翻越海拔3460米的哈希勒根达坂,车在山路中盘旋,由此可见在独库公路开车的不易。</h1> <h1>  据统计,独库公路上的弯道超过 300 个,特别是从独山子到乔尔玛段,汇聚了多处挂壁公路,弯道密集,加之高海拔氧气稀薄,对车和人都是考验。不过对我这个有3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而言,并无压力。我开的是手动挡硬派越野车,跑山路,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都可以熟练地应用档位来控制车速而少用刹车,即可让车跑得平顺省油,也可使车在行进中处于更好的机动状态。</h1> <h1>  经历了无数的急弯陡坡,终于冲出了天山的重重束缚,进入了北疆,来到了号称“独库第1驿”乌苏市独库公路驿站休闲广场。</h1><h1> “独库第1驿”位于独库公路 G217 与 “天山地理画廊” S101 线交汇处。向北可通达独山子,向南通往那拉提、库车,向东沿 S101 省道可通往乌鲁木齐,是独库公路北端的咽喉要道,也是独库公路坦途与险路的分界。</h1><h1> 我们在此小憩,之后继续向北,很快便来到独山子。</h1> <h1>  独山子区,独库公路的起点。</h1><div><br></div><h1> 到了独山子,我才知道它是克拉玛依市所辖的一个区,与克拉玛依之间隔着奎屯市,是块飞地。</h1><h1> 独山子区是新疆石油的发祥地,1909 年,清政府拨款银 30 万两,从俄国购进炼油设备,在独山子开掘油井、建立炼油厂。</h1><h1> 目前独山子已发展成为以石化产业为主的工业区,是国家油气引进、加工、储备、输转的战略枢纽,是集炼油化工生产、原油储备和输转、炼化工程设计、建设与检维修一体化的中国西部重要石油化工基地。</h1><h1> 在独山子我们没有过多地停留,抓紧时间奔向当日的目标克拉玛依。行驶在平坦的北疆高速公路上,车跑得欢快,人也轻松了下来。</h1> <h1><b>克拉玛依</b></h1> <h1>  克拉玛依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1955年发现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誉为“共和国石油长子”。</h1> <h1>  黑油山的故事:解放初期,一位名叫赛里木巴依的老人,在赶着毛驴车到戈壁滩中砍柴时,在黑油山意外看到了从地下冒出的黑色液体(黑油)。他发现这种液体能够点燃,即可做饭又能照明,甚至可以用来润滑车轮。于是,他每天来收集黑油,用毛驴运到集市出售,换取生活用品。</h1><h1> 赛里木巴依老人的发现引起了正在寻找石油的勘探者的注意。在老人的带领下,勘探者们找到了这个地方,从此拉开了开采克拉玛依石油的序幕。</h1> <h1>  1955 年,在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开采成功,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诞生,油田被命名为克拉玛依油田。</h1><h1> 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中的音译为“黑油”,因而克拉玛依成为了全国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h1> <h1>  黑油山的黑油。</h1> <h1>  在黑油山上铺设了供游客行走的木栈道。</h1> <h1>  克拉玛依至今历经70余年而不衰,油田的原油产量连续保持在千万吨以上,油气当量也屡创新高。在国内众多油田中,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储量和产量均名列前茅。</h1> <h1>  黑油山现已成为克拉玛依的重要景点,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中国石油开发的纪念地。</h1> <h1>  上个世纪末,工作原因我多次来过克拉玛依油田,故地重游,难免一番感慨!</h1> <h1>老过101 2025年2月13日 于北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