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四日游——都江堰

不惑之年述怀

<p class="ql-block">都江堰位于成都的北面,都江堰的原名叫灌县,是岷江的一部分支流既驯服了岷江的狂野,又孕育了成都平原的肥沃。</p><p class="ql-block">站在秦偃楼上俯视整个都江堰,三个主要景点鱼嘴、飞沙堰、宝瓶口。</p><p class="ql-block">二王庙,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李冰是在秦国时被派往蜀郡治水的一位大臣,而他的儿子据说是天上二郎神的转世,二王庙矗立在玉垒山上,建筑风格与众不同,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垂直角度特别高,楼角飞檐。历代名人复变很多,香火很旺盛,每个楼角的边上都有一个象征平安的宝瓶,很是特别。</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秦偃楼的十个字,岷江分内外,造福感万民。据说这座秦偃楼是地震后重修的,此时的所在地点就是毛主席在一九五几年观看都江堰时的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二王庙外面的,据说是李冰儿子二郎神转世的一只哮天犬。</p> <p class="ql-block">这株树叫做百日红,也叫紫薇树。每逢4~6月份的时候,树上的花会一直开满100日。 给下次留一个遗憾,争取在4~6月份去看看这棵百日红树</p> <p class="ql-block">上面的烫金大字三个字二王庙,在清朝以前据说是曾经打造,后来是由冯玉祥将军弄成的镀金。</p> <p class="ql-block">深淘滩低作堰是治水的六字名言。</p><p class="ql-block">在墙上你可以看到地震时的一些痕迹和修复后的新的红墙。</p> <p class="ql-block">好喜欢从二郎庙上下来,站在通往鱼嘴通道上走向安澜桥下面的一处景致红墙绿树古庙相互映衬,非常和谐。</p> <p class="ql-block">安澜桥也叫夫妻桥,据说是清朝时的一对教书先生的夫妻,合资建造的。走上安澜桥摇摇晃晃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栏杆上俯视鱼嘴,在鱼嘴处岷江水一分为 二、分为内江和外江,鱼嘴有功能是四六分水二八排沙。</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作为都江堰三大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处集文化、娱乐与景观于一体的独特景点。它巧妙地运用了自然规律与人工智慧,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鬼斧神工。在文化方面,飞沙堰体现了“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理念,以及古人对水利工程的精湛技艺和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在正月时期看到一泓碧水,汩汩流淌着是惊奇。</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位于宝瓶口的,一座高起的山堆叫做离堆。</p> <p class="ql-block">  宝瓶口向都江堰灌溉工程的一个咽喉,传说是李冰的女儿舍身炸开了一个引水口。</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成都平原的面貌。原本水灾频发、旱灾连连的地区,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如今的成都,不仅是美食之都,更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得益于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农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想想看,至今都江堰的灌区已经覆盖了30余个县市,灌溉面积近千万亩,真是"牛"得不行!</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农民们依靠着这片沃土,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可见,李冰父子真是"水利界的开创者",他们的智慧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可以说,都江堰的建成而成就了秦国的伟大粮仓才能够铸成秦始皇一统天下。</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工程。他教会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更好的利用好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