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张乐萍人生实录《萍踪乐影》第二十八集"工作热情"

疯狂乐乐

<p class="ql-block">长篇有声书《萍踪乐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办完入职后,张乐萍度过了一段相对惬意的生活,有了正式编制之后,求学期间国家发工资,在经济上终于不那么困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先回了学校,上完了剩下的三个月课程,拿到了大专文凭,然后回到了广播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张乐萍当时的水平,是完全可以考大学上本科的,但是他没有去。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为了单位,不想对不起单位专门把自己叫回来的心意,才入职就长年外出进修,这种做法未免不负责任。再一方面是源于自身,在外求学吃到的不为人知的苦太多了,他心知没有钱是行不通的,自己得先攒上些钱,要攒钱就得好好工作,广播站这个工作不仅解决了自己收入的问题,还实现了自己吃国家粮的目标,要珍惜这个机会。上大学深造的事情也不可能就这么结束了,只是放到未来再找时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年音乐学院的学习让张乐萍在专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广播站后,他积极热情、踏实认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带到了工作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次,可以明显感觉到他音乐素养上的提高,他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听众的喜好,没过多久张乐萍策划了一档全新的音乐节目,融合了流行音乐和湖南本地音乐,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好评。节目的好评又再次鼓舞他不断尝试新的音乐节目形式,让节目更加丰富多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还是如同以前一样一头把自己扎进音乐的海洋里,畅游不知疲倦,很快,收听率的上升,带来了实际的效应。有来自上级的夸奖,有好评如潮被列为示范的节目,有其他广播站的音乐同行来学习,还有作品获得了地区奖、省级奖...单位领导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几倍,同事们也爱来找他聊几句新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节目的出新和作品的创新,张乐萍组织了一个广播艺术团,聚集了一群音乐爱好者,专为广播电台录音制作文艺节目。他们有来自广播站内的同事,还有厂矿、学校的文艺爱好者,大家几乎每晚都在广播站六楼的录音棚里进行创作排练,有人编曲、有人写词、有人演奏、有人歌唱、整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这件事也没有工资,有节目上广播台播放了能报销一点稿费,其他都是自费,但是很显然大家都不是为这点稿费,都是因为喜欢才参与的。每晚下班后一群人相聚到晚上九十点,然后在路边说说笑笑地吃一碗米粉就回家了,身心愉悦,风雨无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乐萍除了组织协调之外,主要是作曲和给节目配器、有时候也演奏各种乐器,这种熟悉的情况让张乐萍在心里偷笑,当年在剧团里面觉得当多面手不专业,现在不光不嫌弃,还做得津津有味,人真是多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一件事最好的老师就是热爱,这个属于业余娱乐的团队一度产出了很多优秀作品,获得奖项大部分都是省一级奖,一时间在整个益阳市声名鹊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期间有一首歌,名字叫《走不出月光》,是一首用美声唱法的女声独唱歌曲,获得了极佳的推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有一次,为了参加一年一度的广播电视节目评奖活动,张乐萍去武汉音乐学院录音,带的作品里面就有这首歌曲,录完之后演唱这首歌曲的声乐教授江明非常喜欢《走不出月光》带给人的感受,他们联系了张乐萍,想把这首歌加入学校乐团东南亚的巡演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乐萍当然同意了,这首歌是自己尝试不同风格作曲之下的一个作品,伴奏采用了复调的手法,用钢琴主奏,小提琴助奏,属于第一次尝试,没想到竟然被学校选中了,还被带着走出了国门,实属意外惊喜。后来乐团回来了告诉张乐萍这首歌在东南亚演出时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张乐萍心里乐开了花,那段时间广播站的走廊里、办公室里天天飘荡的都是他浑厚的男中音:“啊~无论我走到何方,走不出你的月光~啊~无论我走到何方,走不出亲人的怀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这个时期张乐萍利用他的人脉关系,与长沙一音像公司,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导演系的专家教授,在单位六楼录音棚录制了大量的花鼓戏节目。在单位没有劳务费的情况下,极大的丰富了节目内容。通过近一个月时间,录制了100多个小时的花鼓戏重要唱段。目前市面上发行出版的花鼓戏唱段,80%都是通过那一次录制完成的。通过那次录制,一方面提高了节目质量,另一方面张乐萍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工作上和日常上还有音乐上的收获让张乐萍有了一些气质方面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过了苦又尝过了甜,人自然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更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张乐萍走路一直是抬头挺胸,步履端正,这是当年当兵的习惯使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以前别人看见张乐萍会说:“这个小伙子看着像当过兵,有规矩,挺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别人看见他会想:“这个小伙子腰杆挺拔,气质端正,看着有精神,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军人的特质和现实生活不断融合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看他脸颊红润,面部线条明朗,黑色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梳向后方,长而亮的眼睛远远看见认识的人时就会睁大一些发出喜悦的光,让对方感受到亲近的热情,而不由得对他产生信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张乐萍,褪去了青涩的棱角,消却了曾经内心的胆怯,变得成熟起来,他依然凡事认真而尽力,但是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人是不同的,如今的张乐萍,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把握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