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七七级(十九)</b></h1><b><br>作 者:吉 培 坤<br>图 片:选自网络</b> <h1>玉洁的爸爸来信说,他已接到调令,调到益林医院了,妈妈也将把家搬到益林去。益林是阜城的一个大镇,镇上很繁华,很热闹,也很安全,不像在乡下那样处处不方便。叫玉洁暑假后把小强送到益林给外婆带。这不解决了他们的最大的问题吗?把孩子放在益林给外婆带,他们还是放心的,所以两人很高兴。<br><br>薛松想利用暑假较多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多看些书,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几部经典著作,比如《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都是必须通读、深读的。这样,他的大部分时间就泡在市图书馆里了。<br><br>一个暑假就这样很快过去了。开学前几天,薛松和玉洁带着小强去了益林外婆家,住了几天,他们准备回去了。玉洁对小强说:“爸爸不在家,妈妈要工作,你就住在外婆家,国庆节妈妈来看你。”小强一听说要把他交给外婆,坚决不肯,大哭起来,一定要和妈妈一起回家,怎么劝也没用。玉洁看着小强可怜的样子,自己也实在不忍心就这样走,眼泪也掉下来了。外婆说:“这样走肯定不行。你们再住一晚,陪他玩玩,明天一早趁他还没醒,你们先走。”玉洁说:“他醒了以后看我们不在,他一定会大闹的。”外婆说:“不要紧,舅舅、小姨都在家呢!哄得住的。”<br><br>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两人趁着小强还在熟睡,就起床了。玉洁很想再亲一下儿子,但又怕把他弄醒,只好含着眼泪,依依不舍地走了,一路上心情很难过,到了家几天,还是想着小强,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离开过妈妈呢!不知能不能听外婆话呢!下次再去,还能认识妈妈吗?<br><br>明天薛松就要去苏城了,玉洁也要去学校了。头一天晚上,两人相依相偎,说不尽的心里话,道不完的离别情。玉洁想,如果能一直躺在薛松的怀里,接受他的温存,听他说着情话,那该多好啊!可是,他有他的理想,他有他的抱负。为了我们的将来,也只能再次离别了。<br><br>玉洁送走了薛松,回到了学校。开学没多久,学校就把玉洁的教学奖的奖品,两只红彤彤的铁壳水瓶补发给了她。</h1> <h1>暑假开始后,高峻岭也乘车回去了。一路上,思绪万千。这个学期,也就四个月时间,他的每一天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为了排遣心中的担忧和焦虑,他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他对政治经济学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决中国农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何使中国农村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如何使农民尽快解决温饱问题。<br><br>他想起了去年10月份高考报名时的悲惨情景。听到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他热血沸腾,作为一名老高三的学生,谁不想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实现梦想?可是看看年老的父母,正在生病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他一筹莫展,整天唉声叹气。他的爱人知道了他的心思,考虑再三,就对他说:“那你就先去报名看看吧,书本丢了这么长时间了,考也不一定能考上。不让你报名,你一定是不甘心的。”<br><br>妻子的意思很清楚,让他报个名,考一下,了却他的一个心愿,其实并不希望他真的能考上。于是,他跑到公社报名。一打听,还要交5元钱的报名费呢!自己哪里拿得出这5元钱?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了,他急得差点儿要哭下来。没有钱,报不了名,只好准备回去了。没走多远,他听到后面报名处有人喊他。原来是公社文教助理知道了这个情况,为他因为没有钱报名而失去高考机会感到惋惜,叫工作人员把他喊回来,替他交了报名费。高峻岭望着文教助理慈祥的面容,这下真的哭下来了。他泣不成声地说:“谢谢你!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br><br>结果,高峻岭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江南师院。一阵欢喜之后,问题又来了。哪来的路费去上学?本来准备的几块钱,因为爱人住院全都交给医院了。只好再向亲戚朋友东借西借,凑足路费到学校报到。一个学期下来,又欠了不少钱。不知家里现在什么情况呢!<br><br>因为坐的是慢车,火车开得很慢,直到晚上6点才到家。到家一看,家里冷冷清清,毫无生气。一问才知道,全家人正在饿肚子呢!由于欠队里的钱,口粮被押在队房里拿不出来。怎么办?看着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总不能一直饿下去啊!第二天,与父母商量,最后决定把家里唯一的一棵老槐树砍了卖了,先交部分欠款,才把粮食拿回来。看着三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张着大口喝着香喷喷的热粥,高峻岭心如刀绞。他在想,大学四年,才过了半年,还有三年半,将要背上多少债?他真的不敢往下想了……</h1> <h1>放暑假,钟承也回到了彭城农村的家里。进屋一看,桂花正在他家里呢,原来他妈妈刚做了一个手术,爸爸怕影响他学习,也没告诉他,是桂花一直在照料。他爸告诉他,那天晚上,他妈妈突然胃子疼,疼得无法忍受,就差在地上打滚。是桂花请了队里另外两个小姐妹和你弟弟一起用板车把妈妈拉到镇上医院。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胆囊炎并发局限性穿孔,好在来得及时,否则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即手术。桂花借了钱,妈妈做了手术,是桂花一直在医院照顾。回来后,桂花就住在了他家里继续照顾。钟承刚到家,看到桂花正在帮他妈妈擦身子。<br><br>他爸说:“要不是桂花,你妈这次就没命了。”他妈也对钟承说:“桂花比自己的亲闺女还要亲。我生病,闺女不在家,是桂花一直在身边照料,不怕脏,不怕臭,没日没夜地照应。哪有没过门的媳妇这样亲啊!你将来娶了桂花,真是你的福分啊!”桂花听了,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走开了。钟承听了父母的这些话,本来想回来和他们商量与桂花分手的事,也想好了许多理由准备来说服父母的,见到这种情景,听了他们的话,他怎么能开口呢?<br><br>过了两天,钟承的妹妹也放假回来了,桂花也就回去了。钟承到桂花家看望两位老人。桂花的父母看到钟承回来了,十分高兴地说:“在外面辛苦了,回来好好休息休息,地里的活你就不要干了,由桂花他们帮你做吧。”桂花泡了一碗馓子茶端到钟承面前说:“哥,在学校吃得饱吗?看你瘦多了。”一句话说得钟承心里如翻江倒海,波澜起伏,真不知说什么好。有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在关心自己,在自己身旁,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他再也没有勇气也不想和桂花说分手的事了。</h1> <h1>整个暑假,钟承一面照顾着父母,一面和桂花在一起。到了晚上,一起漫步在小树林里,或者坐在小河边上。两人谈到了未来。桂花说,她也要学文化,学门技术,将来自食其力。凭着她的聪明和毅力是没有问题的,钟承完全相信这一点。在离别的前一天晚上,两人又到了小树林里。钟承突然解开了桂花的衬衣,把手伸了进去。桂花被这突然的举动惊呆了,想反抗,但毫无力气。一股热流涌上了全身,浑身瘫软下来,只说了一句:“哥,你怎么也学坏了?”……<br><br>第二天,桂花一直把钟承送到火车站,钟承在车窗里向她不断地招手。看着渐渐远去的列车,渐渐远去的恋人,桂花心里充满了惆怅和不安。<br><br>钟承在列车上,一边看着窗外不断闪去的树木和田野,一边回想着昨晚的事。他在考虑,如何向谢小林说明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谢小林又会是怎样的反应呢?……<br><br><b>(未完待续)</b></h1> <h1><b>《七七级》小说散文集已由环球出版社出版发行<br><br>【作者简介】</b>吉培坤,男,江苏盐城人。1948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农村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首批考取大学。毕业后长期在高校担任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爱好文学,退休后创作了一些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多个公众号,出版《七七级》小说散文集31万字。</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