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博物馆里的家乡故事

宝地风水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您看过电影《杨三姐告状》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河北省唐山地区,讲述了滦县甸子村的少女杨三娥,后称杨三姐,为了替嫁到高狗庄惨死的二姐姐伸冤,冲破重重险阻,层层上告,最终使凶手高占英伏法。这故事在当地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今年春节大年初六,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约了几位老友来到唐山博物馆参观,不但欣赏到了博物馆改建后的新面貌,而且从馆内还看到了与《杨三姐告状》有关的一些老照片和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滦县原县衙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品中有一张是杨三姐曾去滦县告状的县衙门照片。这座原县衙门,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就坐落在1965年夏季我考入的滦县二中学校附近。记得入学报到第一天,把手续都办妥后,我们几个没有来过县城的同学,都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在城里逛起来。出了西校门往北一走没有超过100米,就看到了这个衙门口。大家心里很激动,这就是长辈们常常讲的杨三姐告状的县衙门,现仍保持原样,当时是县政府的大门口。我们停下仔细观看,青砖灰瓦,斗拱结构,大门的建筑明显带有清末的建筑特征。在空间布局上主体突出、轴线明显、布局周正、厚重沉稳,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特点。门前有两尊石兽,更显衙门的威严。在校学习期间,去城里商店买东西,这衙门口是必经之地。文革时,我们曾经去过县政府院内,里面左右两边全是平房,那就是县政府各科室的办公地。经查有关资料,博物馆展出的这张老照片是1990年拍摄的,但与我们上学时相比,只是门前的石兽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78岁的杨三姐(右)与著名评剧艺术家谷文月(右3)、赵丽蓉(右2)在一起。(1980年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山博物馆里,还陈列了一张杨三姐与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赵丽蓉合影照片。但没有文字说明,经查资料,个人认为是杨三姐应邀在中国评剧院座谈时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0年9月,中国评剧院再次重排及上演评剧《杨三姐告状》,这次主角杨三姐改由新一代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的弟子谷文月扮演。她听说杨三姐依然健在,也萌发了拜访这位人物原型的念头。正在与有关部门联系时传来一个喜讯:78岁的杨三姐由其外甥女陪同正在北京治病。剧院领导得知后立即设法找到她们,派人把老人请了过来。这是杨三姐破天荒地走进大剧场,完整地看了一场彩排的评剧《杨三姐告状》。当老人看到戏台上的二姐抱着孩子出场时,两行热泪止不住地流下。她对陪同看戏的人们说:“跟俺二姐年轻时一个样,看见自己的亲人了,我咋不哭呢!”看完戏,演员们把老太太请到后台,谷文月问她,“我演得像您吗?”老人家笑着说:“你演得真像啊。如同当年的事又回到我的眼前,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第二天上午,杨三姐被接到剧院座谈,看到赵丽蓉的时候,杨三姐激动地拉住她的手说:“你演我母亲,演得太像了,走路说话和我母亲一模一样,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忘了你是赵丽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老家距高狗庄仅40里地,当年开棺验尸后马上将高占英押回天津,就<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从老家村北的大道上路过的,</span>所以村里有很多人都去路边看热闹。据说当时高占英不是被绳子捆绑,而是坐在一辆马车上,两手分别放在车的左右立邦平板上边,掌心朝下,被圆帽钉紧紧钉在平板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了杨三姐应有的关怀和照顾,她于1982年担任唐山市政协委员、滦南县政协委员。1984年1月7日病逝,终年83岁。临终时,嘴里还曾喃喃说着她想念了半生的二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成兆才先生的画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里还展出了创作评剧《杨三姐告状》 的中国近代剧作家、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的画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9年秋天,成兆才先生正在哈尔滨庆丰茶园带领戏班子演出。空闲散心的时候,他偶然遇到了老乡,闲聊中老乡提起了前一年发生在滦县的“杨三姐为二姐申冤”的故事。成兆才先生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义,所以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创作出评剧《枪毙高占英》,剧本经过不断修改,最后定名为《杨三姐告状》。1981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将中国评剧院演出的评剧《杨三姐告状》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1993年和2006年又两次被改编并拍摄成电视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兆才先生1874年12月20日出生于滦南县扒齿港镇绳各庄村,1929年在原籍逝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几年前我回老家,曾驱车沿唐山至滦南县的公路行驶,距我的老家还有30里地路过双龙河桥时,发现西岸槐树林旁,一座坟茔被周围很多的花圈花篮所簇拥,显得十分肃穆壮观。处于好奇,心里不禁问,这里安葬的是何人,竟如此受人尊重?我毅然下车观看,见墓碑上写“<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兆才先生墓”,原来是评剧的一代宗师长眠与此。据当地村民介绍,附近的绳各庄村就是成兆才先生的故乡,在唐山举办历届“全国评剧艺术节”期间,每天前来祭拜先生的参会艺术家们都络绎不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家乡的确是人杰地灵,出现了杨三姐这么一位不畏强权、敢于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己被害的亲人寻找真相的</span>坚强女性 。评剧宗师成兆才先生,用他敏锐的眼光和思维,将本地发生的震撼人心故事,创作成评剧《杨三姐告状》,轰动了全国,影响了几代人,激励人们为伸张正义而不屈地抗争,同时也展示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展示了人性在逆境中的闪光点,这才是为追求真相而应有的勇敢和坚韧样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手机拍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音乐《故乡的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辑:宝地风水亭</p>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p class="ql-block">附:唐山博物馆照片:</p> <p class="ql-block">  唐山博物馆位于市中心的凤凰山东麓,可能就是这个原因,1976年7月28日唐山强烈大地震中竟没有被损坏。现在外部的装饰仍保持文革时的风格,更显得建筑有浓浓的时代特点。</p>